1、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态势
(1)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不断完善,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原有的区域、专业和行业分割被逐步打破,一些原来属于“垄断”系统的勘察设计单位先后进行改制,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公司专注的石油化工和新型煤化工行业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业务领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2)行业竞争态势
现阶段,参与石化行业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服务市场竞争的企业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原石油能源系统下属企业,如本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院、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二是其它部委与中央部属企业的下属企业,如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司、中兵北方勘察设计院等;三是一些占有地缘优势的地方企业,也参与其所在地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的竞争。由于在客户资源、项目建设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原石油能源系统背景的企业在这一市场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工程勘察领域尤为突出。
石油化工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态势

资料来源:《勘察与岩土工程在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前景分析》(《石油化工建设》2011年第3 期)
2、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行业对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服务的需求情况石油化工行业包括炼油化工、油库建设、管线建设等子行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0 亿元以上,年均增幅12.20%,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是保持行业平稳快速增长,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3%以上,力争2015 年行业总产值达到14 万亿元。2011 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 万亿元,较2010 年增长23.4%(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2012 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 万亿元,较2011 年增长23.1%(资料来源:石化联合会);2013 年1-11 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 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占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1.2%(资料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更新改造都离不开工程勘察(勘察、测绘、检(监)测)和岩土工程施工。良好的石化产业发展态势为石化工程勘察设计与岩土工程施工提供了巨大的业务市场和拓展空间。
(1)炼油化工项目建设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容量与前景分析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 年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 万吨/年,石油路线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70 万吨/年以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区集聚度进一步提高,形成3-4 个2000 万吨级炼油及3 个200 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因此,炼油化工项目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的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2010 年后拟投产和拟建炼油项目

注:上表根据发改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开数据整理,公司目前已参与所有在建项目。
从市场需求层次来看,由于炼化企业向一体化发展,项目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且工程工期、质量、安全要求严格,其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方面需要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承包能力强的高层次大型工程队伍,因此具有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高级别资质、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尤其是能提供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大型油罐建设项目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容量和前景分析油罐是石油化工行业一种特殊的构筑物,其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①配合炼油厂原油终端和成品油转运设施,其规模一般与炼油厂的产能相适应,每1,000 万吨炼油能力的炼油厂其配套储罐规模在100 万立方米左右;②长输管线首站、中转站和末站集输,其规模取决于输油能力,一般在80万至120 万立方米左右;③国家战略储备库、石油炼化企业及民营商用储备库建设。
自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进口连年增加,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为实现我国90 天原油进口量储备能力的目标,2007 年国家成立了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计划用15 年的时间,分三期完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000 亿元,同时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也开始了商业储备库的规划和建设。

注:根据发改委、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公开数据整理。上图石油储备规模(万立方米)排名是根据已建成的一期石油储备加在建的二期石油储备的总规模排名。
随着第一期国家储备库的陆续建成和投产运行,目前我国国家总体原油进口储备能力已达到20-30 天的规模,但离90 天的原油进口储备能力还相距甚远。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 年以前,我国将陆续建设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分别增储2,800 万吨,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现阶段,我国第二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已开始启动,在2020 年之前,我国将至少还有将近2/3 计划战略储量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需要建设,市场空间广阔。
此外,从国家石油储备库和石油炼化企业商业储备库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来看:地面油库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表现强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地下水封岩洞储油是我国今后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前景良好。
由于地面石油储备库大多为多台直径为 80 米、容积为10 万立方米的钢储罐组成,对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较高,并且一般库区总储量和工程规模较大,工期要求紧,因此从市场竞争态势来看,虽然地面油库建设市场呈持续增长势态,但是整个石油化工行业地面油库建设方面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竞争基本上在现有范围内进行,外来进入者存在较大壁垒。同时,由于在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勘察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先发优势,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3)油气管道项目建设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容量和前景分析近十年来,随着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大型天然气输送管线的建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天然气骨干输送网络,但就整个天然气输送管线的布局、网络密度和承载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国将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建设中哈原油管道二期、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中亚天然气管道二期以及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使油气输送管道总长度达15万公里左右,并加快储气库建设。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出于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目标的需要,我国将加大天然气输送网络、连接中亚、俄罗斯的大型原油输送管线及连接沿海港口和新建、改扩建的大型石油炼化基地的原油输送管线的建设力度。
这为工程勘察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领域,从全国地区市场需求量来看,各地发展需求较为均衡;从市场竞争势态来看,竞争基本在现有范围内进行,外来进入者存在较大壁垒。
(4)新型煤化工行业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容量和前景分析在油气资源逐步减少、能源竞争日趋激烈、能源安全更为重视、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煤为原料生产高效洁净能源的煤化工产品,有利于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我国已将“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其确定为2006-2020 年68 项优先发展主题之一。
尽管国家对煤炼油项目采取了稳妥谨慎政策,于2008 年9 月暂停除神华集团外其它煤制油项目,但在当前对替代能源、替代化工原料迫切需求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未改变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战略。从各省已经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来看,包括山西在内的多个省份将新型煤化工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投资方向集中于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等领域,初步统计计划投资总额约达2 万亿元。
在国家加紧实施的能源替代战略中,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的方兴未艾,势必给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带来较大业务机会,市场空间广阔。

注:上表根据发改委、中天合创、中国石化、中海油等公开数据整理。
从新型煤化工行业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竞争势态来看,新型煤化工北京东方新星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工行业属于新的细分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建立,新的进入者不断出现。
从新型煤化工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尚处于引入期,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行业内部在历史上没有传统工程队伍,且相应的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的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一定时期内将出现大量新进入者。
(5)海外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加入 WTO 后中国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的准入限制已被取消,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将对中国企业开放。同时,近年来亚非地区经济不断增长,亚非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迅速增多,为中国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亚非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市场将呈现快速成长的态势,海外工程勘察设计与岩土工程施工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一些综合实力强、组织管理能力高、注重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在这一市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