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核燃料项目夭折 1.44亿财政投入“成空”?
“我们想到过会有反对的声音,但没想到反弹这么剧烈,这个结局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江门鹤山核燃料项目“死去”后一周,鹤山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这个项目真的没有民众担心的那样不安全、不环保,遗憾的是我们的稳评机制不健全,10天的时间太短了。
更多详情
中国正探索两大低碳能源 成果将出乎环保人士意料
不要再讨论德国的“能源转型”了,在能源和气候变化政策方面,中国才值得关注。中国经济增长迅速,火电需求巨大,因此碳排放居于各国之首,超过了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但中国也是使用清洁能源的主要推动者,其对低碳技术的开放态度前所未有。这使中国成为研究不同能源成本及管理的特殊实验室——尤其适于比较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弊。研究中国核反应堆、风轮机、光伏板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可以帮助我们预见未来世界能源供应的格局。
更多详情
林伯强:核电项目公共决策需要与周边民众有效沟通
广东江门市政府7月14日宣布取消中核集团鹤山龙湾工业园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共同投资的核燃料加工产业项目,该项目引起周边群众对该项目安全性的担忧,并引发抗议。
更多详情
三门核电2号核岛冷冻水模块完成吊装
7月18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三门核电工程2号机组核岛冷冻水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下一步模板安装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多详情
走进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
目前,全世界在建的64座核电站中,有29座在中国。“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7月18日,在“2013年核与辐射安全研讨班”上,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赵永康说。
更多详情
大亚湾:让好东西慢慢沉淀下来
“整个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几乎全部是国外引进,99%都是进口的设备,包括沙子和水泥。”工作人员指着海边长长的堤坝对记者说,“前面核电站防波堤的水泥块就是进口的。”
现在记者所在的位置是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观景平台。平台很高,位于半山腰,可以俯瞰右手边的大亚湾核电站,还有左手边的岭澳一期核电站及岭澳二期核电站。此时,记者背依青山、面朝大海,身后植被茂盛,郁郁葱葱,面前防波堤舒展在平静的海面。由于阴天,加上水汽较重,山间云雾缭绕、海面烟波浩渺。
更多详情
浙江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安全商运十周年
7月24日,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已全面建成并安全运营十周年,两台机组累计发电115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70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170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更多详情
中国设核电安全最高准入门槛
记者24日从“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获悉,中国作为世界核能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不仅在核电厂址选择基本排除地震、海啸等极端自然事件影响的可能性,还提出“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积极稳妥发展核电”,设立核电安全最高准入门槛。
更多详情
核电专家为您揭开核工业的神秘面纱
在经历了日本福岛核事故沉重打击后,核电发展遭遇严冬,人们谈核色变。核电发展何去何从? 近日记者特意走访曾在上个世纪还属于国家高度机密,戒备森严、鲜为人知的涉核单位——中国第六核研究所(现为南华大学),为读者揭开核工业的神秘面纱。
记者专访了中国原子能协会理事,湖南省核能经济研究所首席专家、南华大学校党委书记、教授邹树梁博士,邹树梁教授解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核事故均是人为因素及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是由于外界的影响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