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柳沙半岛被恶臭侵袭风波,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今夏,高温下的瓜果垃圾腐臭味还会不会随风飘来,不少居民“掩鼻”过日子是否会重演?


7月18日,记者来到南宁城南填埋场探访,6月以来,这里平均每天垃圾增加300吨,为了避免恶臭扰民,他们不仅开足除臭设施,还要求每天傍晚后要给所有裸露垃圾,铺设上面积为4万平方米厚度为0.75mm的HDPE防臭膜。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为消除深埋地下垃圾所产生的臭气,综合整治环境,该场今年5月还建成启用了沼气发电站。
调查
入夏以来每天增300吨垃圾
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五象大道旁的城南垃圾填埋场,一路上看见垃圾运输车来来往往,与去年相比,填埋场内基本没有闻到臭味,只有垃圾车开过时,才能闻到淡淡的味道。
在作业区B区,记者看到低洼处裸露着不少垃圾,而运送垃圾车正排着队,一车车地把垃圾倒下。
南宁市城南垃圾填埋场场长黄乃巍告诉记者,垃圾填埋场每天早上6时开门,到傍晚6时关门,一天有400多车次送垃圾前来填埋。过去填埋场一天处理垃圾2300吨,今年6月以来,一天处理垃圾量已经达到了2600多吨。
为何进入6月以来,每天垃圾会增加300吨呢?
黄乃巍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夏天瓜果类垃圾增多,垃圾会比其他季节多一些;二是南宁市开展畅通整洁有序大行动以来,对路面和各单位的要求更加严格,垃圾自然有所增多。
担忧
侵扰柳沙半岛的臭气还会袭来吗?
记者从南宁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同期,他们共接到150起城南垃圾填埋场恶臭侵扰的投诉,而今年才10起,且大多时间是发生在特殊时期。黄乃巍进一步解释,今年,他们只有在一两次猛烈大风后,遭到柳沙半岛居民的投诉。
“我们上了很多除臭设施,而经过一年多的改变,如今臭味很少了。”黄乃巍称,以前裸露的垃圾污水渗滤液池,如今加了盖,臭味已经消失。按照要求,每天下午5时,他们就要对白天所倒的垃圾铺膜。记者在B区采访时,旁边的几个山坳,漫山遍野都被铺上了黑色隔臭膜,而旁边裸露的一些垃圾按照规定,也在当天傍晚全部盖上膜,不让裸露垃圾过夜。
除了对垃圾进行盖膜“隔离”外,为达到除臭效果,他们还借鉴了北京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武汉长山口垃圾填埋场,引进使用了“高压喷雾风炮系统和常规喷淋系统”有效控制臭味散溢。据悉,这套除臭系统的主要装备分别是13套半固定远程风炮、1套车载式远程风炮和1800米除臭防雾墙,在填埋场“喂药”后,能够达到除臭和防臭的效果。
在给垃圾场加“药”除臭后,还在其旁边立起一道“防臭墙”。
在沿填埋库区A区至渗滤液调节池这段垃圾场下风口,记者看到安装有一个长1800米,每杆高10米的双层喷淋雾化墙。据介绍,含除臭灭菌剂的雾气能够形成一道隔断臭气和粉尘扩散、净化空气的雾墙,既除臭杀菌又减少粉尘,在垃圾填埋区形成一道保护带,达到净化空气,减轻臭气扩散的目的。
悬念
填埋场停用后地下沼气如何分解?
记者了解到,城南垃圾填埋场原来的日处理量为1200吨,可是现在却达到了2600多吨,如此超负荷运转,也使其“寿命”在锐减。
“如此运转下去,最多还能使用三年。”黄乃巍称,南宁市城南垃圾处理场一直以来是南宁市民生活垃圾的主要填埋场地,好在南宁市已经找到了它的替代者——就在几天前,南宁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完成招标,三年建成后日处理垃圾量可达到2000吨。而按规划,原来五象大道旁的城南垃圾填埋场将改造成公园。
不过,有市民担心,填埋场停用后,原来深埋在这一带的垃圾,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气,会影响周边的开发,该如何分解处置呢?
对此,城南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的工程师秦小杰告诉记者,大家不用担心,这些沼气今后将全部抽出来发电。
在城南垃圾填埋场,记者果然看到了有两组发电机的沼气发电站。据介绍,从今年5月该沼气发电站投入以来,每小时可以抽出1000立方的沼气进行发电,除场部用极少的电外,一天还可以发4万多度电,一个月可以产生100多万度电的效益。总之,通过不停地抽沼气发电,有效解决垃圾填埋场臭气扰民问题,同时消除垃圾填埋库区作业的安全隐患,使城南垃圾场与正在规划建设的五象新区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