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黄桷庄电厂机组投产的第19年。按计划,黄桷庄电厂将于2014年正式关停。
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黄桷庄电厂对宜宾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同时,其污染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宜宾当年戴上环保“黑帽子”,不少市民就认为黄桷庄电厂难辞其咎。如今,随着珙县电厂、高县福溪电厂等大火电项目的投用,在“上大压小”的能源布局中,经历过辉煌的黄桷庄电厂,和豆坝电厂一样走向关停。

黄桷庄电厂将成为宜宾中心城区最后一座火电厂
近日,记者走访了黄桷庄电厂以及市环保等部门,带您了解关停前的黄桷庄火电厂。
太少:一年发电百来天
从2013年4月9日至今,黄桷庄电厂的两组2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冷停。然而,这并非黄桷庄电厂的发电机组第一次冷停。
黄桷庄电厂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罗先生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从2013年初至今,黄桷庄电厂已累计发电4.85亿千瓦时。如果按照两台机组每天24小时满发(一天:20万x2x24=960万千瓦时)计算,这相当于黄桷庄电厂两台机组50.5天满发电的结果。
2012年,黄桷庄电厂发电11.18亿千瓦时。约满发116.5天。
2011年,发电13.48亿千瓦时。约满发140.42天。
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逐年递减。
黄桷庄电厂68岁的退休职工李常勇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曾经两台机组每天满发是极正常的事情。
为什么,如今该电厂发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会逐年下降呢?

今年,黄桷庄电厂已累计发电4.85亿千瓦时,相当于厂里两台机组50.5天满发电的结果。
罗先生表示,黄桷庄电厂发多少电,主要依据四川省电网的调度安排。而电网的调度则主要依据电力供需。
实际上,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递减,并非独有黄桷庄电厂一家。由中电联规划与统计信息部发布的《2013年1-3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今年1-3月份,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1231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5小时。
罗先生也告诉记者,随着水力发电机构的投产,火电的发电空间逐渐减少。一般而言,每年5-9月属于丰水期,这时候主要为水力发电,枯水期时则主要为火力发电。
对黄桷庄电厂而言,发电利用小时减少意味着什么?有一点不容忽视:经济效益下滑。
电厂卖出一度电的价格恒定,发电量越少,自然盈利越少。加上原料、人力成本、设备磨损等费用,黄桷庄电厂运行日益艰难。
太小:20万千瓦时跟不上
抛开水电,我们把眼光放回宜宾的火电厂。
已关停的豆坝电厂拥有两台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黄桷庄电厂拥有两台2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而位于珙县孝儿镇的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珙县电厂一期则拥有两台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资料图:建设中的黄桷庄电厂2×200WM脱硫装置。
就产能而言,机组越大,则它每千瓦时消耗的标准煤越少。小型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小,但煤耗更大、污染更重。另外,国家针对电力工业正是采取“上大压小”的政策:上大发电机组,关停小发电机组。
按照上述思路,黄桷庄电厂的关停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在西南电业管理局主持的黄桷庄电厂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评审会上,66名代表在分析和勘察后,一致认为:建设川南区域火电厂(黄桷庄厂址)以缓和1990年左右电力供需矛盾,对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用电需要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样的使命下,黄桷庄电厂应运而生。
实际上,在黄桷庄电厂的一些老员工眼中,多年后关停该电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70年代,豆坝电厂的5万千瓦的机组算是相当大的了。到了90年代,黄桷庄电厂的20万千瓦的机组就成了大型发电机组、经济效益好的代表。那个时候,豆坝电厂已经不算先进了,我们也服从公司调配从豆坝电厂前往黄桷庄电厂工作,就像现在的黄桷庄电厂和珙县孝儿电厂一样。淘汰落后产能很正常。”黄桷庄电厂的退休职工郑永宽说。
而罗先生也告诉记者,如今黄桷庄电厂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当下,电厂未开工,他们只能做一些检修机组和脱硫设备的工作,并组织工人们进行培训。
另外,除去产能和经济效益,环保也是黄桷庄电厂必须面对的问题。
太难:环保达标压力大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黄桷庄电厂和已被关停的豆坝电厂两家电厂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占宜宾中心城区工业的82.71%,豆坝电厂关停后,黄桷庄电厂成为了宜宾主要空气污染源之一。

黄桷庄电厂的工作人员表示,多年来该电厂一直在为环保问题而努力,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
其实,黄桷庄火电站对排污不是没有作为的。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黄桷庄电厂在环保投入上的一些数据:
2003~2004年,投资750万元,完成了黄桷庄电厂灰水回收利用工程,既解决了冲灰水外排的问题,还能每年减少新鲜水用量275万吨。
2005~2006年,投资1.6亿元,完成两台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建设。该工程竣工后,经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黄桷庄电厂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009年,投资600万元,完成黄桷庄电厂工业水回收利用工程的建设,每年可节约新鲜水75万吨。
……
罗先生告诉记者,多年来黄桷庄电厂一直在为环保问题而努力,也多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而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在正常运行下,黄桷庄电厂的各项排污量都是达标的。但是,罗先生也表示,随着环保标准的更新,黄桷庄电厂也需要不断更新环保设施、提高技术,资金匮乏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也让电厂举步维艰。
毗邻闹市难宜居
另外,毗邻闹市也是黄桷庄电厂被市民诟病的原因之一。

黄桷庄电厂高效静电除尘器。
作为宜宾市中心城区剩下的最后一座小火电厂,黄桷庄电厂位于二二四翠柏大道南侧。市民站在二二四啤酒广场附近,能清楚看到电厂的烟囱,火电厂排出的粉尘和二氧化硫让周围的居民苦恼不已。
王先生家住新村,距二二四约五六个公交站,王先生告诉记者,在黄桷庄电厂开工的日子里,有时他出门买菜,回到家便会发现自己顶了一头灰,更何况居是住在黄桷庄周边的市民。
为何火电厂会建在紧挨市区的地方?
据档案记载,80年代初,工作人员在电厂选址时分析,黄桷庄临近柏树溪车站,便于燃料运输,且靠近金沙江,电厂供水可采用直流系统,循环水采用二次循环系统。另外,该区域处于长条的缓坡地带,地形较开阔,有利于让电厂烟气扩散、烟气排放等,环保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适合修建火电厂。
而李常勇告诉记者,90年代初,他从豆坝电厂来到黄桷庄电厂时,这周围还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没有形成居住群。
“对我来说,因为黄桷庄电厂在这里,我才到这里生活。之后,周围的农贸市场、楼盘形成,再加上柏溪城镇的扩建,这里才渐渐形成人居气候。不过,现在的黄桷庄电厂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李常勇说。
如今,华电集团已启动了黄桷庄电厂关停的前期工作,并力争明年底关停该电厂发电机组。这几乎得到了周边居民“一边倒”的支持。
“住在这附近,我每天吸收的灰尘特别重,长期下来,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了。关掉黄桷庄电厂,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市民陈伟说。
而黄桷庄电厂的一位工作人员也透露,电厂关停是大势所趋。不过,黄桷庄电厂的职工平均年龄为43岁,电厂关停后,人员如何安置则是让他更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