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东京新闻》4月10日报道,相继发生地下受污染水池泄漏事件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于4月9日第三次再次发生漏水事故。事故原因很有可能是水池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导致受污染水储存计划出现破绽。
9日当天,东电从已确认发生漏水事故的二号池中,将残留有放射性锶的盐水转移至一号池,但在一号池的防漏垫上却检测出盐分。由此确定,继二号池和三号池之后一号池也发生了漏水现象。
据东电之前的推测,因水池已经很快要储满污水,而泄漏事故是在池上部发生,因此如果将储水量控制在百分之八十以下,储水池便可以正常使用。但此次漏水事故却发生在近水位一半处,由此可见蓄水池很有可能存在设计缺陷。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设有七个污水蓄水池,容量约为5.8万吨。据悉,储水池现已储存污水2.7万吨,为防止污水向地下泄漏,有必要将部分污水转移至地上储水罐。而地上储水设施的容积却只有2.2万吨。东电考虑动用原先为冷却反应堆而准备的水罐来存放部分污染水,但即便如此可以用来储存的容量却也只有区区7300吨。如果不在地下储水池水满之前找到其他合适的储水设备,每天增加400吨的高浓度污染水将会面临无处存放的境地。
对此,日本原子能本部代理部长尾野昌之表示,民众对于现有储水池的信赖大打折扣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目前还不能确保其他储水设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只能继续使用尚未发现问题的现有蓄水池。(实习编译:刘小荻审稿: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