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自发生已经过2年。由于放射性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福岛县重建的步履依然非常沉重。探寻重建迟迟不见进展的背后原因,归根到底就在于“核垃圾”处理问题。如今在日本,核电站重启已有了现实可能性,而核垃圾对于开始进行经济重建的日本来说,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本文将针对全球都为之苦恼的放射性废弃物处理问题,探讨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法。把狮子关到笼子中就安全了。即便聚集到一起也不会变成哥斯拉──福岛县伊达市清污对策负责人半泽隆宏在向居民介绍放射性物质时,经常会用到这个比喻。由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评论 > 正文

棘手的“核垃圾”:写在福岛核电站事故2周年(图)

2013-03-14 15:08 来源:日经商务周刊 鹈饲秀德 山根小雪 森冈大地 大竹刚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自发生已经过2年。由于放射性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福岛县重建的步履依然非常沉重。探寻重建迟迟不见进展的背后原因,归根到底就在于“核垃圾”处理问题。如今在日本,核电站重启已有了现实可能性,而核垃圾对于开始进行经济重建的日本来说,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本文将针对全球都为之苦恼的放射性废弃物处理问题,探讨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法。

把狮子关到笼子中就安全了。即便聚集到一起也不会变成哥斯拉──福岛县伊达市清污对策负责人半泽隆宏在向居民介绍放射性物质时,经常会用到这个比喻。

由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放射性物质在福岛县等地扩散开来。庭院的土壤中附着有放射性物质,这种状况就像狮子在家周围来回走动一样危险。而剥离土壤表层部分,并装到容器中保管的清污作业,就如同将狮子关在笼子中一样。

并且,如果建造将关在笼中的狮子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的“动物园”,便可更安全地进行保管。放射性物质的“动物园”,就是各市町村推进设置的“临时堆放场”。不过,能像伊达市这样顺利确保了临时堆放场的地方政府很少。

在临时堆放场候选地附近的居民中,有些人先入为主地认为:“如果将清污时产生的垃圾集中到一处,辐射会变得更强。”

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如果将狮子聚集到一起,会变成更凶猛的怪物,例如哥斯拉,从而产生了不安及恐惧心理。但实际情况显示,集中堆放到临时堆放场反而会有效减少辐射量。

受“狮子会变成哥斯拉”这种看法的影响,虽然自事故发生之后已经整整过了2年时间,但福岛清污作业依然迟迟不见进展。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如何处理“核垃圾”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重要课题。不过,这里所说的“垃圾”指的是核电站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核废料)。但福岛核电站事故又引发了另一个“核垃圾”处理问题,那就是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

核垃圾问题此前就已存在,但由于与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之前很少有人关注过这个问题。虽然人们以前无意识地回避了核垃圾问题,但是核电站事故使得核垃圾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如何处理这些核垃圾已经成为福岛重建的障碍。

放置于屋前的清污垃圾

福岛县田村市居民佐藤进吾(化名)曾听清污施工人员说:“清污作业产生的垃圾需要先保管在各自家中一段时间。”

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处理过程大致分为4步。首先,剥离附着有放射性物质的表层土壤,收集枝叶并进行清污,然后装在容器中。第2步,是将这些容器集中到各市町村设置的临时堆放场,保管3年左右。第3步,是移送到预定建于福岛县内的临时储藏设施进行保管。第4步,是在30年以内转移到新建于福岛县外的最终处理场。

不过,福岛县内各地方政府相继在第2步的临时堆放场设置方面遇到难题。实际上,目前有许多地方政府无法确保充足的临时堆放场。

田村市也是为了确保临时堆放场而陷入苦战的地方政府之一。该市采用的方法是按居民自治组织或“居民组”这种小规模社区设置“临时的临时堆放场”暂时保管垃圾,虽逐渐获得了居民的理解,但作业进展迟缓。

虽然于2011年11月就制定了清污计划,但全面开始进行清污,则是在事故发生1年零4个月之后的2012年7月。而且,在暂时的保管场所建成之前,即便进行清污,也只能把垃圾堆放在现场。田村市核能灾害对策负责人镰田洋一讲述了所面临的困难情况:“除了承包企业较少外,无法尽快设置临时堆放场也是(清污作业进展迟缓的)一个原因。”

有些地区不得不把“现场保管”作为最初的基本方针,将核垃圾放置在清污现场。

例如郡山市。进入开展清污作业的地区便可发现,地上到处放着装有清污土等的容器。郡山市核能灾害对策主管办公室负责人山口勇说:“虽然仍在继续进行临时堆放场用地谈判,但目前尚无头绪。”

清污作业本身也面临难题。日本政府作为长期清污目标,提出除接近核电站的高剂量辐射地区之外,将追加辐射量控制在每年1毫西弗(辐射剂量在每小时0.23微希弗)以下。

不过,并不是只要进行清污作业,辐射剂量就会下降。

据称在高剂量辐射地区进行清污作业容易取得较大的效果。换句话说,在低剂量辐射地区难以获得较好的清污效果。按规定需要进行清污的标准辐射量为每小时0.23微希弗,而在稍高于这一数值的地区,即便进行清污作业,也很难达到目标,反而会增加垃圾,提高成本。

“如果将大量金钱用于不知道能产生多大效果的清污作业,还不如用于赔偿”,被迫背井离乡避难的灾民中,甚至出现了这种声音。

日本政府列入2013年度预算案的清污费用为4978亿日元。加上以前花费的清污费用,累计高达12875亿日元。而且,据东电推算,包括赔偿、清污及临时储藏设施等在内,总共会产生10万亿日元的费用。随着清污作业长期化及施工人员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有可能在效果较差的作业上花费巨额资金。

能否遵守“在县外处理”的承诺?

从临时堆放场运送清污产生的垃圾,并保管30年左右的临时储藏设施方面也面临问题。

“我们希望中央政府能尽快确定最终处理场,将核废料从福岛县运出去。不愿意美丽的风景因不好的风评而受到影响”,大熊町町长渡边利纲面色沉重地这样说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大熊町已被日本政府列为临时储藏设施候选地。

“清污产生的垃圾先保管在临时堆放场,然后运送到临时储藏设施,最后在县外进行最终处理”。这是2011年菅直人政权向福岛县作出的“承诺”。不过,不知这一承诺能否被遵守。福岛县外因海啸而产生的瓦砾基本没有放射性污染,尽管如此,日本全国各地依然掀起了强烈的反对接收运动。将清污作业产生的垃圾运到县外,估计难度会更大。

要推进清污作业,就需要建设临时储藏设施,这一认识已经在福岛县内逐渐扩大。不过,候选地居民担心会被“选为最终处理场”。渡边町长表示“将以民意为基础”作出决定。但居民中已经产生不安及绝望情绪。

作为建设临时储藏设施的调查候选地,环境省选择了浜通地区的双叶町、大熊町及楢叶町等共计9个场所。从3月开始进行调查。不过,并未探讨之后的最终处理场问题。

目前甚至不知道能否将清污作业产生的垃圾运到临时储藏设施中。某地方政府职员面对堆积如山的清污垃圾容器,非常担忧地说:“随着清污作业的开展,垃圾会日益增多。”

据环境省推算,福岛县内清污作业产生的垃圾总量约为1500万~3100万立方米。由于容器容积约为1立方米,因此大约需要1500万~3100万个容器。

按计划将从2015年年初起运往临时储藏设施,但1辆10吨级的卡车最多只能装载7到8个容器。总共大约需要200万辆卡车。除了难以确保这么多卡车,还面临道路拥堵及运输成本问题。有相关人士认为,“这并不现实”。

另一方面,事故产生的核废料中,还包括“发生事故的反应堆”。也就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堆问题。清除该核电站废堆的熔融核燃料等,是人类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

“用30~40年时间废堆”是否现实?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制定的中长期蓝图是,首先在今后2年内,从因氢气爆炸而厂房受损的4号反应堆乏燃料池中运出燃料,大致在10年后取出熔融燃料。并用30年~40年时间结束废堆作业,将现场平为空地。

东电“福岛重建总部”代表石崎芳行表示:“虽然知道这很麻烦,但我们将集结全球的聪明才智,尽量提前完成废堆。”

不过,就连正常结束运转的核电站,废堆也需要花费30多年时间。乌克兰政府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废堆作业需要花费100年以上的时间。毫无疑问,用30年~40年时间完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堆工作只是一个“努力目标”。

实际上,日本目前也不具备顺利进行废堆作业的技术实力。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反应堆周围的辐射量很高,施工人员不能入内,因此必须使用作业机器人。于是东电于2012年12月,在东芝公司刚开发出来的4脚步行机器人上配备了摄像头,用于反应堆厂房地下作业。

不过,由于机器人在上楼梯时失去了平衡,因而中断了调查。设想用于高辐射剂量环境的机器人开发刚刚就绪,要顺利进行作业,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

除了东芝,还有多家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正针对废堆加速进行技术开发。东电计划设立废堆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召集全球的技术人员,但这不过是刚刚站在起跑线上,要取得成果还有待时日。

那么,要尽快解决迟迟不见进展的核电事故核废料问题,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为此,采访组前往了于1986年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