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全面预算工作重点在“预”字。“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预”字上怎么做文章?这就好比作金字塔,要想登上金字塔,管理会计就要转变为运动员,全员、全程参与预算,不拿效率置换无聊控制;不拿资金填补管理缺失……让财务学“半夜鸡叫”,应斩断羁绊,与“无聊控制”告别。花完钱才管理,已经晚了三秋!为解决管理会计的被动、滞后,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被推到了前台。有人分析认为:“要着眼于财务分析控制

首页 > 电力软件 > 管理软件 > 市场 > 正文

让财务学“半夜鸡叫” 信息化全面预算建设进入误区

2012-09-04 09:20 来源:东华厚盾 

信息化全面预算工作重点在“预”字。

“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预”字上怎么做文章?这就好比作金字塔,要想登上金字塔,管理会计就要转变为运动员,全员、全程参与预算,不拿效率置换无聊控制;不拿资金填补管理缺失……让财务学“半夜鸡叫”,应斩断羁绊,与“无聊控制”告别。

花完钱才管理,已经晚了三秋!为解决管理会计的被动、滞后,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被推到了前台。有人分析认为:“要着眼于财务分析控制,实现全程预算管理,打个比方,你可以学习‘半夜鸡叫’里挨打的周扒皮的可贵之处,从财务分析控制的某种程度上看‘半夜鸡叫’就是‘关注过程’。对过程跟踪和管理,通过财务分析来了解业务、费用现在做成什么样了?离目标还有多远?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管理措施是不是已经到位?财务分析实际上是预算管理中‘跟踪预警装置’,发现偏差的‘校准器’,这样周扒皮也就成了现代的管理大师了。”

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存在类似现象:“许多人感慨,预算管理的弊病是管得不好还不如不管,比如,今年的招待费花了6万元,明年预算,财务打算给我多少招待费?怎么也得给8万吧?到了十一月份花了5.5万元,剩下2.5万元怎么办?年底肯定花掉,年初抢指标,年末抢花钱,预算不但没有起到控制费用的目的,相反,成为诱导费用扩张的重要手段。”

年年都难做的预算工作,让一些企业头疼不已。有人分析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既能形成对企业战略落实的有效补充,也能提高企业的资源规划能力;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要尽量避免系统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费用考核等于预算控制

“不管预算管理的形式如何,深入许多企业的内部,你就会发现预算管理效率很低,到了会计那里,都是既成事实的东西,你说那‘茅台酒’不该喝,我已经喝完了,你怎么管?你就是管上天,酒已经下肚,不能再变回钱来。你发现管理使不上劲儿,为什么?问题的关键是事后,既成事实的被动管理。”一些企业对预算管理直摇头。

企业预算指标如何真正起到目标导向作用,以减少抢指标、讨价还价的行为,是管理层非常挠头的事情。大多数人认为,对管理费用实施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预算控制费用,使费用支出不超过预算,很多企业都规定了管理费用超支或节约的奖惩办法。可是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重点不在于企业有无预算管理制度,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零基管理的方法,进行预算考核时,应首先看其中管理活动是否按质完成,重在预算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和落实。预算指标定在什么位置,预算编报单位基本上心中有数,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层往往无法合理确定比较可行的方案。”

误区二:层层签字即有效预算

“有一家企业,报销一笔20元钱的出租费,从报销单递出去,到钱拿到手,需要一个半月,结果你看到报销单上有十一个人签字,我们对这十一个签字人进行走访,问他们为什么签字?我发现,第一个签字的人,对这笔费用是否应该报销还能有明确判断,越往后,越没有判断依据,但是又不能不签字,所以看到前面人签字,自己也就签字,官儿越大,越不知道自己在签啥,只是字,越签越漂亮。”业内人士分析道。

发达国家,CPA一般都在会计师事务所做事,企业很少雇佣他们,他们不擅长进行“过程算账”,企业会大量雇用“管理会计师”,如何为企业算好预算这笔账,是每一个管理会计所不能逃避的问题。国内的管理会计怎样看待预算?“预算管理累死人,费力不讨好,上面批评,下面应付,真是没办法,预算似乎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这是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的抱怨。

为何老板、会计、员工都很累?“预算控制成了一些企业内部低效率的预算游戏,怎样合理控制,是一个很大的学问,你是在企业建立一个官僚机构,还是一个充满活力、高效有序的运营机构?”分析人士认为。

误区三:数据裁判替代企业文化

会计们为什么也走不出预算的误区?有调查显示:会计人员的职业兴趣最低。1000多个会计接受调查,98%不愿意在下辈子继续做会计;职业创新最少。加班加点最多的是财务人员,245人接受调查,95%的财务人员,每周加班20小时以上,节假日加班更多,基本上没有加班费;职业贡献认同最小。78%的财务人员在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时不喜欢张扬,财务人员普遍存在“只干不说,默默无闻”。80%的企业老板不知道财务人员有什么贡献;与企业发展差距最大。企业在发展壮大,别的系统都在改变,财务系统的变化最小,67%公司老板认为财务人员学习提高不够;会计改行最多。由于中国企业财务还没有从“算账型”向“管理型”转变,工作挑战性很低,价值小,改行男性居多。

“预算会计需要改变的是,从为算账转成为‘管理’算账;从报告‘结果’转为报告‘过程’;从‘裁判员’转为‘运动员’。这些需要管理会计加快顺应职业转型,放开思路,乐于创新,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

中医讲究“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那么预算管理的痛在哪里?“病根在于公司各部门缺乏沟通,各自为政,预算指标定在什么位置,预算编报单位基本上心中有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往往无法确定比较可行的方案。要想让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不掉链子?这就需要上下、左右各级、各部门的沟通,有效沟通不可轻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面预算管理的提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企业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逐步进入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的正确轨道上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