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行业规模庞大,主体众多,电力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一线监管机构人员不足、网络不全。为有效履行职责,确保监管不缺位,江苏电监办坚持监管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监管手段,切实增强监管效能,陆续推出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在线监控系统、电力业务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江苏电监办已形成了以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监管格局,为全面实现科学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功能完善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监管工作江苏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在功能方面充分体现“综合”的特点,覆盖了电力监管的

首页 > 综合 > 正文

以电力信息化为支撑 打造综合监管新平台

2011-11-24 11:08 来源:中电新闻 

江苏电力行业规模庞大,主体众多,电力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一线监管机构人员不足、网络不全。为有效履行职责,确保监管不缺位,江苏电监办坚持监管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监管手段,切实增强监管效能,陆续推出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在线监控系统、电力业务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江苏电监办已形成了以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监管格局,为全面实现科学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

功能完善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监管工作

江苏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在功能方面充分体现“综合”的特点,覆盖了电力监管的各个领域。

一是强大的信息集成功能。综合信息平台集成了江苏电监办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包括江苏电网主要厂站和输电线路地理信息、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电力行业统计信息、电力监管统计报表信息、电力应急管理信息、电力预警监测信息、值班管理信息、燃煤机组在线脱硫(硝)监控信息、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信息以及电力监管法规规章等。上述信息查询与分析汇总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界面友好,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

二是充分的实际应用功能。江苏电监办把服务日常监管工作作为信息系统设计的的核心理念,所有应用功能均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综合信息平台打破了以往处室之间的信息封闭,除涉密信息外,所有应用功能均可在办公内网方便地使用,所有数据信息均实现全办共享,使监管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为提高电力运行预警监测水平,应用现代预警理论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设计了一套科学的监管指标体系,建立综合预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预警监测功能模块,使综合信息系统真正发挥了参谋智囊的作用。

三是先进的在线监管功能。燃煤机组脱硫、脱硝在线监控系统的先后投运,使江苏电监办可以随时监控省内全部统调发电机组的运行及污染物排放信息,节能减排监管实现了科学化、实时化、精准化。电力业务许可电子政务平台和网上办证大厅的建设,使许可证的申请、审查、颁发、复审、培训、考试等工作实现信息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省内1300余家电力企业、20余万进网作业电工可以随时上网申报、查询,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四是便捷的网上服务功能。江苏电监办高度重视便民服务,大力建设网上办公平台。门户网站集成了信息公开、网上办证、在线咨询、12398热线等功能。信息公开方面,凡与服务对象相关且不涉密的信息均可在相关网站查询;监管服务方面,最大程度实现网上办理,如必须现场办理,则在网上办理前期工作,再在现场一次办结。网上服务功能搭建了电监办与监管对象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

江苏电力行业规模庞大,主体众多,电力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一线监管机构人员不足、网络不全。为有效履行职责,确保监管不缺位,江苏电监办坚持监管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监管手段,切实增强监管效能,陆续推出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在线监控系统、电力业务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履行监管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江苏电监办已形成了以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监管格局,为全面实现科学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

系统设计科学有序推进平台建设

江苏省电监办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建设遵循“注重内容、讲求实效”的原则,建设目的:一是为了落实国家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要求,提高江苏电监办对电力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二是为及时掌握电力运行相关信息,提高对江苏电力运行的监测与预警水平;三是充分挖掘、整合江苏电监办现有信息系统的资源,包括电力统计、电力可靠性、脱硫(硝)监测、资质管理等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办监管业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推进监管方式转变。

信息平台建设于2010年8月启动,2011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需求调研。江苏电监办深入调研电力监管工作中各业务处室的信息需求,学习借鉴了电监会应急平台系统和其他监管机构信息化建设经验,结合江苏电力监管工作实际,力争使信息平台具有最大实用性,为电力监管工作提供最大便利。第二阶段,数据集成。主要任务是把江苏办现有信息资源如电力统计、电力可靠性、脱硫监测、资质管理等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按工作需求分类汇总,设计数据应用模板,将数据与综合信息平台有机融合,实现全办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第三阶段,网络建设。信息平台网络由专网、内网和外网三部分构成,专网用于视频会议室的演示、应急值班室的操作以及应急相关的操作,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器、应用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内网用于工作人员日常办公,主要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服务器,除了涉密的地理信息系统,其他功能都可方便地使用。外网用于网上服务和电力企业相关数据信息的收发,主要包括在线脱硫(硝)监测数据库和服务器、资质管理数据库和服务器等。内网与专网数据库定期进行同步拷贝,确保数据统一;外网接收的部分信息以报表导入方式定期输入内网系统,确保信息更新及时。

加强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为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真正发挥监管功效,江苏电监办注重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和考核。综合信息平台管理方面,制定了《江苏电力监管综合信息平台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各业务处室和技术维护单位的具体职责,对50余项数据维护和更新任务按维护部门和维护周期进行了细化分工,综合处每月对各部门的数据维护工作进行考核并通报结果,确保综合信息平台运行数据真实、及时、准确。节能减排方面,为配合脱硫在线监控工作开展,制定了《江苏省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暂行管理规定》和《江苏统调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运行监管考核办法》等制度,每年将发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情况按投运率、脱硫效率和排放浓度高低进行排名,并通过监管信息平台和全省年度监管工作会议进行通报。根据省政府规定,联合省物价局、省经信委、环保厅等单位,依据脱硫监测系统数据对脱硫电价进行考核,2009年、2010年分别扣除相关企业脱硫电价补贴3909万元和5057万元,体现了电力监管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促进了脱硫实时监控系统的应用。

成绩显著电力监管呈现新局面

信息平台的建立,给江苏省的监管工作带来新变化。

一是监管方式更为科学。随着信息化建设,江苏电监办监管方式逐步从依靠传统行政手段向依靠现代技术手段转变,从运动式突击检查向常态化监管转变,从现场监管方式为主向非现场监管方式为主转变。其中节能减排在线监控工作受到了国务院、国家电监会和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资质管理系统网上办证大厅等服务功能受到广大电力企业和社会电工的广泛好评。

二是监管效率大幅提高。综合信息平台能够迅速方便地完成大量监管信息的分析筛选工作,使工作人员从繁杂的统计分析中摆脱出来,直接进入决策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方便地生成各类综合分析图表,为监管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三是预警水平显著提升。预警监测功能为电力运行监管提供了一套科学定量指标,从电网运行安全、电力供需平衡、电煤安全、电力企业财务能力四个方面对电力运行安全分别进行预警监测,反映电力行业各个方面的安全状况,并采用“雷达图”直观表征预警结果。信息化的预警监测功能突破了过去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局限性,使监管机构更加及时、准确地预测各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因素,提高了保障电力安全运行的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