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云涌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509.31万元。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加速重点产品、重要项目落地实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方面,公司着力推进包括移动运维网关、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国产化平台电力专用设备等产品项目进展,深度参与项目招投标、技术适配及实施交付环节,推动产品出货量实现阶梯式增长,同时配网加密终端等主力产品业务状况稳定,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8%;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业务方面,公司依托成熟的智慧档案库房一体化平台,面向国网数字化供电所相关计划的落地需求,配合客户前瞻性布局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报告期内相继在甘肃、河北、宁夏、河南等多省落地实施,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交付模式,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19%。公司产品化效率的提升以及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有效支撑公司收入规模稳步增长。
各业务分类业绩变化原因如下:
1、工业信息安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23,900.7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毛利率30.69%与上年基本持平。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推进包括移动运维网关、可信管理平台可信根、国产化平台电力专用设备等产品项目进展,深度参与项目招投标、技术适配及实施交付环节,推动产品出货量实现阶梯式增长,同时配网加密终端等主力产品业务状况稳定,工业安全通信网关设备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3.96%,工业安全态势感知设备较上年同期增长 17.99%,且毛利率水平表现平稳。信息安全加密产品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安全芯片、加密卡、加密模块等产品集成于通信网关设备或其他集成项目中进行销售,不在该类别中重复统计,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1.60%,但由于安全芯片业务销售占比进一步提高,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19.94%。国产化平台通用产品受市场环境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32.88%,由于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抢占业务机会存在一定程度让利,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减少 7.01%。
2、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796.9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9%,公司依托成熟的智慧档案库房一体化平台,面向国网数字化供电所相关计划的落地需求,配合客户前瞻性布局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报告期内相继在甘肃、河北、宁夏、河南、新疆等多省落地实施,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交付模式,产品形态逐步稳定,产品毛利率在制造费用增长前提下较上年同期保持平稳。
各地区业绩变化情况如下:
华东、华北地区:公司重要客户集中于华东、华北两个地区,且客户结构较为稳定,2022年、2023 年、2024 年华东、华北两个区域业务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比例为76.35%、72.27%、73.05%。受项目周期及项目交付主体发生变化,报告期内华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39%,华北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17.39%,两地区毛利率水平较上年未发生较大变化。
西南、华南、华中、西北、东北地区:项目周期性表现更加明显,且部分业务存在偶发性,导致西南、华南、华中、西北、东北收入占比较小地区收入及成本变动幅度较大。其中华中业务以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为主,报告期内伴随数字化供电所仓储解决方案销售增长,华中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82.0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3.26%;西南地区部分收入占比较高且毛利率较低的集成项目未在报告期内执行完毕,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1.95%,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 8.41%;华南地区业务组成发生变化,软件服务类项目较上年同期减少,产品及项目类业务增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减少 6.51%;西北及东北地区业务量较小,根据当期业务种类不同,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变化幅度较大。
公司上市后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配网自动化、行业信创等业务机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扩充研发团队规模,研发费用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产品中心,强调技术到产品的转化效率,加强对产品需求及行业发展的研判,研发费用增速继续放缓,由2023 年6.09%放缓至2024 年 2.86%。
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水平,研发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3.43%,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为 22.29%,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13 项,新增登记的软件著作权27 项。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电力信息化、国产化替代、新能源储能等重要业务方向,结合公司嵌入式底层开发平台、软硬件信息安全技术、微网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完成多项产品研发定型,包括基于龙芯3A5000安全网关、基于龙芯 3C5000 万兆通信网关、EMS 能量管理系统平台等,大大提高产品转化效率。
报告期内具体技术变化与应用如下:
跨平台开发系统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国产化芯片适配,先后结合国家互联网安全防护要求,开展了基于龙芯 3A5000 安全网关产品研发,可以满足电力领域重点应用和服务的需求,具有 ECC 技术支持,具备更强的耐操作性,同时保证上层应用和底层平台的稳定性;此外基于龙芯3C5000 芯片研发的通信网关,旨在应用于以太网网络接入交换机中,为企业提供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及调制和解调功能,为需求方更快地建立起高效能、节能的网络架构,获得更大的工作效率及更节约的成本优势。
微网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平台为基础,采用微服务软件架构,实现对储能系统各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针对PCS、BMS、光伏、充电桩以及电表、动环、消防等设备,利用四遥技术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并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引擎对场站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及预测,帮助企业实时了解整个场站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削峰填谷、光储协同、需量控制等策略对场站内源网荷储各个节点进行能量协调与控制,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清洁运行提供保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针对能源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研发,将分布式的发电设备、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可调节负荷等资源聚合起来,通过智能算法和通信技术统一调度,使其能够像传统发电厂一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或响应电网需求,从宏观层面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稳定运行。
物联网开发应用技术:报告期内,公司针对计量三级表库,创新的提出了图像AI 识别、RFID识别、传感器技术等多种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将库房管理、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进行融合,实现了人脸识别自动登录、工单关联指引、表计自动识别定位、自动盘点等功能。为表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摆放混乱、查找困难、不易盘点等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为表库和物资资产的管理提供更现代化,智能化的方案,也是公司供电所数字化转型重要环节。
2025 年度,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落地建设,面对电力调度安全、配网自动化、新能源储能相关领域的新需求、新市场。公司持续完善以云涌嵌入式平台为主体的技术积累,打造底层信息安全可信基座、嵌入式软硬件平台定制、安全可控操作系统、信息网络安全平台和行业应用软件为一体的全栈技术,积极拓展在电力信息化、配电安全、微网能源管理系统、储能备电、信创替代、数字化档案等方向的应用。
主要经营计划如下:
1)业务发展与市场拓展计划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综合性的建设,涵盖整个电网产业链六个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的整体升级优化。2025 年公司重点加强配电网和新能源储能方向的产品研发的市场开拓。重点完善公司配网可信管理平台、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储能备电相关产品、虚拟电厂运营商相关资质的申请。在配电自动化,配网信息安全、新能源接入、新型储能、虚拟电厂领域形成一定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巩固并扩大公司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及服务。另外,2025年,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在国家政策牵引下,为了进一步加强自主可控,提出“2+8+N”安全可控体系。信创产业将进入“深水区”,政策从“试点示范”转向“全面强制替代”,技术从“可用”迈向“好用”。信创行业和相关产业将迎来了新的产品迭代和放量的机会,“大信创”的产业趋势会进一步加速。2025 年公司将依托在 2024 年信创层面的结累,进一步深化与核心客户和重点行业的推进。在电力能源、党政替代等强需求的行业。积极与 CPU 厂商及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符合行业信创要求的新产品,入围政府、行业采购目录,开拓信创产品线新行业、新市场。
2)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计划
2025 年公司将持续推进研发体系建设,结合公司现有产品和应用方向,重点布局电力监控系统方向、新能源储能技术、配网信息安全与传输、行业信创与国产化替代、数字化档案一体化等方向加强研发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注重新产品研发项目的储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及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市场转化的能力。
其中,在电力监控系统方面,电力调度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脑”,公司紧跟行业发展,结合新一代调度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加强新一代纵向加密装置、隔离装置、国产化移动运维网关、一键停控装置、三合一融合终端等产品及方案的研发工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全面支持新一代电力调度系统实现从“源随荷动”到“源网荷储互动”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储能方面,公司在新能源、储能方面,持续在数据中心备电、EMS 和BMS 融合终端、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厂站运营管理平台、虚拟电厂交易平台等产品系列,提高公司关于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储能方面的技术结累和产品化。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
配网信息安全方面,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公里”,其信息安全面临终端数量庞大、协议多样化、攻击面复杂等挑战。特别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加速,大量的新型能源接入配电网,且随着“源网荷储”协同互动,配电网也从“无源”转向“有源”,自身的系统安全和改造升级尤为重要。
2025 年,公司针对配网应用新场景,重点加强配电站房智能监测装置、新一代边缘计算网关、5G 多合一融合网关、1M 纵向加密模块、配网安全可信计算平台等系列产品的研发,提升配网侧多层次接入需求和信息安全水平。
行业信创方面,2025 年,公司针对电力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要求,完成调度安全和配电自动化相关国产化平台的研发升级工作,在通用市场,完成龙芯 3A6000、飞腾D3000 的计算机和龙芯
3C6000 服务器的研发,并完成各项产品测试认证和行业入围。结合兆芯6640/6780、E2000Q,完成新一代的云终端和一体机的发布,完善公司从 PC、服务器、云终端等多个产品线的信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