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杭州市新农村电气化乡(镇)考评验收联合专家组,对萧山供电局2010年投资5365万元建设完成的4个新农村电气化镇及41个新农村电气化村进行了考评验收,并予一致通过,标志着萧山“十一五”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据统计,自2006年萧山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国网公司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区”以来,萧山供电局共计投资2.68亿元,累计完成了15个镇和205个村的电气化改造建设。日前,该局又联合政府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见》,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村电气化建设力度,以年均2个电气化镇、50个电气化村的建设速度,到2015年实现全区“村村电气化”目标,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萧山是全国乡镇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区之一,今年有3个镇和2个村进入中国百强镇、百强村序列,得益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今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63.41亿元,同比增长21.4%。
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今年以来,萧山供电局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用电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该局联合区政府先后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二五”萧山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用电协调小组职责》,将电气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超前考虑未来5年到10年用电负荷增长的前提下,瞄准农网“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预计到2015年,将建设完成10个镇242个村的电气化改造,从而全面实现“村村电气化”目标。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打造质量好、档次高的新农村电网的同时,“十二五”期间,该局首次将城市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引入农村,逐步提升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着力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推广应用自动调容调压、S11型配电变压器等新型设备,加强农网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应用,让农村用户也能享受到用电信息智能双向互动的用电服务。在今年前期的试点建设中,该局已在3个村成功安装调试微功率采集器600多个,接入用户数10435户。
据预测,至“十二五”末,萧山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将达到99.80%和99.92%,综合线损率将降至3.95%以下,农网供电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将有效惠及萧山40万农村电力用户。
(文/萧山供电局 徐笑男 姜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