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拉动需求提升,沿海八省电厂日耗拉高至214万吨;终端用户刚需采购量稳中有增,但对涨价接受程度不高,压价采购较为明显,成交有难度。
另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从某经销商处获得的消息,组件企业已发出涨价通知,新价格较原有合同上涨2-3分/w,但也有企业明确表示暂不会涨价。
7月17日,硅业分会公布最新硅片价格,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但并未达到网传硅片涨价幅度。本周硅片价格开始上行,且涨幅较大。
价格趋势:本周各品类n型多晶硅价格全线报涨,价格红线的划定为厂商报涨提供支撑,下游硅片在顺利涨价后,对多晶硅成交价格上涨接受程度增加。...价格趋势:周内,n型各规格电池片报涨;不同规格因需求差异,涨幅分化,210n/210rn领涨,但下游组件订单能见度较差,仍是电池片涨价持续性的最大隐忧。
另据市场消息,硅片价格上调8~12%,下游已接受,并且在硅料涨价情况下,本周价格酝酿新一轮大幅上涨。电池片环节价格上涨6.7%~8.7%,在硅片涨价情况下,已经减少低价订单的签订。
上周硅片涨价落地后,电池片本周交付价相应上调,需注意的是,183n 电池片国内需求仍然低迷,因此本周国内成交家数较少,主要由海外订单拉动; 210rn 和 210n 电池片部分,组件大厂对于涨价接受度较高
在关税尚未实施前,美国部分必需消费品价格已在一季度上涨,而对于非必需品,问题不仅是涨价,更是需求会否因此消失。这场冲击波对中国锂电产业的打击尤为精准且沉重。
招标方有权根据项目实际进度调整交货和安装时间(提前交货或者延后交货),如果招标方需要调整交货时间的,将提前7日通知中标方具体交货时间,中标方在签订合同时已经预见该等风险并且同意无条件响应招标方要求的交货时间,并且不得以此为由要求涨价或要求其他赔偿
尽管贸易商挺价情绪浓厚,但发电企业对涨价接受程度有限,仍以拉运长协煤为主。综合分析,高温虽将带动降温负荷增长,但目前各环节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预计短期补库刚需释放有限。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依法查处价格欺诈、串通涨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三、积极降低充换电成本充换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用户在低谷时段充换电。
若后续硅料实际成交价格进一步上涨,在硅片厂商开工下降以及下游接受涨价的情形下,硅片价格有望停止下跌态势,小幅上涨。(张博)
在库存水位健康、现金成本支撑以及政策性引导的三位一体策略下,硅片涨价的氛围渐浓,预计硅片厂挺价力度加大。
由于政策驱动,市场情绪明显好转,上游涨价信号持续向下传递。本周电池片厂家积极规划上调报价,不过具体涨幅与何时落地,仍取决于后续上下游价格博弈而定。...n型美金价格部分:183n中国出口美金均价本周下滑至每瓦0.030美元,考虑运输周期,本周价格仍是前期低价单交付,因此价格仍在下滑,但预期后续国内电池片涨价落地后,美金价格也能相应上行。
在下游各环节市场价格尚未企稳的情况下,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因此本周硅料新单成交清淡。...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虽新增订单较少,但受涨价预期驱动,前期已签订单执行力度有所增强,下游催单意愿强烈,与前期频繁毁单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的态势。
但当前终端及中转环节库存仍处高位,且发电企业对涨价接受程度不高,补库积极性放缓。
受环渤海港口涨价情绪带动,站台及煤场拉运积极;叠加部分终端合同兑现,少量补库需求释放,部分煤矿出货较好,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主产区产能加快释放,主要运煤铁路发运量进一步恢复。
本周硅料市场呈现回暖迹象,虽绝大多数企业并无大量新增订单成交,但一方面部分前期暂缓执行的订单,本周经协商以高于预期的价格重新成交,另一方面本周也有个别企业少量订单涨价成交,故本周多晶硅市场均价呈现小幅回升的趋势
6月26日大型煤炭企业新一期站台外购价格小幅上调,加之进入港口报价继续小涨,产区市场情绪依然尚可,不过在此前连续涨价后,下游观望情绪也逐渐提升。
恰恰赶上华东地区持续高温,而周四开始,华南地区也暂时告别雨季,进入25-33摄氏度的高温模式,电厂日耗拉起,环渤海港口去库加快;因此,很多贸易商捂货不出,等待涨价再说。
并且,2024年底至2025年初的年度议价中,铁锂在电池四大主材中率先实现涨价。此轮涨价既是材料环节处于低谷周期的本能挣扎,也是以高压实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启铁锂技术升级的契机。...铁锂材料与电池厂签订长单的消息持续至今,但市场对这一轮“涨价+大单”的态度却现实得多。
目前来看,电厂补库策略依旧谨慎,华南港口珠电价格下调10元/吨;国内供应充裕的现状难以改善,使得市场对传统旺季的涨价预期大幅降温,短期煤价仍将保持窄幅震荡走势。
他们指出,支付纠纷源于宁德时代拒绝履行具有约束力的供货合同,反而要求非合约性涨价,并以扣留关键零部件供应来牵制,致使powin面临对客户违约风险。
但受研发投入增加、原材料涨价等多因素影响,公司全年亏损反而进一步扩大。这种曲折转型背景下,滨海能源已连续五年亏损,2020-2024年累计亏损达2.22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飙升至81.61%。
这场“抢装”盛况直接刺激了光伏产业链全线涨价。3月份,组件价格环比涨幅超过30%,分布式组件均价涨至0.76元/w,头部企业报价甚至重回0.8元/w时代。
这一点在本轮涨价中也有所体现。去年四季度至今,2.55g/cm³~2.65g/cm³压实密度产品加工费已经上涨了1000元/吨~3000元/吨,且压实密度越高涨价幅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