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达通主要从事液态二氧化碳、干冰、氨水、高纯氢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液氨的销售。...6、国氢科技完成上市保荐承销机构遴选,正式冲刺ipo4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一批招标中标结果公示。
作为同时与中石化、中海油、中海壳牌等大型石化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合作的企业,发行人回收石化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液体粗氨、含氢尾气等尾气或副产品,通过净化、提纯、制备等多种工序,制成液态二氧化碳、干冰
初夏,在山东省东营市的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生产指挥中心,当班职工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在40多公里外的莱113区块,刚刚运到生产区现场的一车液态二氧化碳被自动装卸进一个长10米、高5米的胶囊形状白色储罐中
据了解,该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10万吨,获得全球rsb可持续生物航空燃料认证,最高可减排二氧化碳50%以上,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
在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优化设计方面,wang等提出了一种液态存储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通过参数化分析表明系统的往返效率可以达到56.64%。...li等将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与二氧化碳热泵系统相结合,以提高数据中心能效,在储能的同时实现制冷和生活供热。liu等对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先进?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处理35万吨工业尾气,建设20万吨/年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生产装置、原料气及除盐水管线(分别由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sa工段管线、净化水工段管线至赤峰润格二氧化碳科技有限公司
在延安气田,世界首套陆相页岩气二氧化碳压裂装置已稳定运行18个月。通过将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压裂介质,不仅杜绝了传统水基压裂液对地下水系的污染风险,还将单井产能提升40%。
一期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液化项目已于2024年8月底竣工验收,9月成功打通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实现宁东煤化工企业向长庆油田供给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封存的合作,2024年累计生产液态二氧化碳产品10.82
预计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万吨,同步产出高质量液态工业级二氧化碳产品。...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形成了耦合超重力吸收工艺的化学吸收法碳捕集技术与高效低能耗混合胺吸收剂,可有效实现系统二氧化碳捕集率达到90%以上,液态二氧化碳产品的纯度高达99%以上,二氧化碳再生能耗为3吉焦/吨,
截至目前,40万吨/年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工程已实现了满负荷运行,日产液态二氧化碳800吨左右;10万吨/年二氧化碳煤矿井下综合利用工程日产120吨产品,正在优化系统操作,提升负荷,将于近期实现满负荷运行。
截至目前,40万吨/年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工程已实现了满负荷运行,日产液态二氧化碳800吨左右;10万吨/年二氧化碳煤矿井下综合利用工程日产120吨产品,正在优化系统操作,提升负荷,将于近期实现满负荷运行。
位于这里的姬塬油田围绕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创造了8年建成300万吨大型采油厂的“姬塬速度”,形成了以油田高效开发和新能源七大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姬塬模式”,历年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30万吨,新能源发电量突破
二氧化碳储能,是一种气液互转、两态协同储能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余电将常温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300万吨/年的ccus示范项目迎来重要突破,其一期工程——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工程顺利产出合格液态二氧化碳。...近日,一期工程已经顺利产出合格的液态二氧化碳。后期,二期和三期工程会将碳源经预处理、加压后,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产品通过长输管道输送至长庆油田驱油,其中部分还可以用于矿井灭火及周边市场。
万吨/年驱油级生产流程,顺利产出合格液态二氧化碳。...9月6日,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碳源捕集现场,8辆装有208吨液态二氧化碳罐车缓缓驶出运往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一期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工程成功打通40
8月31日,中国华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低温吸附法燃煤烟气二氧化碳捕集中试装置(以下简称“coap+装置”)在华能岳阳电厂成功投运,并生产出第一批工业级液态二氧化碳产品。
energy dome公司旨在使用压缩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为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充电”,在需要电力时,蒸发液态二氧化碳将其产生的气体通过涡轮机“放电”。
基于二氧化碳存储状态以及不同工质储存模式对系统性能的显著影响,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低压气态-高压液态、低压气态-低压液态、低压液态-高压液态、低压液态-低压液态不同工质储存方式的四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开展了详细的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对比分析
由于船用碳捕集技术尚未大规模使用,国内各港口暂未建成完善的二氧化碳回收配套设施,液态二氧化碳的卸载与转运成为难题。...5月10日,“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首罐液态二氧化碳接收仪式暨交流会” 在上海举办,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岸端卸载的首罐液态二氧化碳正式交付使用方,标志着船用碳捕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华北油田开展深井ccus先导试验,创国内液态二氧化碳注入井深记录。...二是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动态督促指导重点产煤省区和企业生产。持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5.2%。
2023年6月2日,初夏的天气略显闷热,9时35分,第一辆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槽罐车平稳驶出ccus项目储罐区,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公司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顺利投产。
加快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新型运输船研发。开展氢燃料船用发动机技术研发,满足航运市场多元化绿色低碳发展需求。
加快液氨、液氢、液态二氧化碳等新型运输船研发。开展氢燃料船用发动机技术研发,满足航运市场多元化绿色低碳发展需求。
两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帮助园区内的企业----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产出的液态二氧化碳将由企业进行购买用于油田驱油。...据了解,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把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循环再利用到新的生产过程中。
该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秸秆14.6万吨、畜禽粪便1.1万吨、尾菜及果蔬2.74万吨,年生产1.28万吨液化生物天然气、3.21万吨液态二氧化碳、5.0万吨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