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为推动新时代中央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
7月3日至4日,中国中煤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平朔集团召开。会议通报了集团公司上半年生产经营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照国务院国资委提升“五个价值”和“一增一稳四提升
两网、两建、五大六小……17家电力央企领导班子近期,多家电力央企董事长、总经理进行了相关调整,例如大唐集团李向良同志任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石化换“帅”,侯启军同志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7月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信息。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7月4日消息,8户中央企业9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要牢记“国之大者”,强化能源央企使命担当,切实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按照集团公司党组部署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电力安全保供,确保机组开得起、顶得上、发得足,以实际行动展现“顶梁柱”顶得住的责任担当
他说,鞍山正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将深化央企与地方合作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轨、作风转变,全市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向新向好态势。
7月1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国家电投集团2023-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229名个人和100个集体获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
北极星电力网从雄安发布获悉,7月1日,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调研雄安新区防汛工程、疏解项目和安全生产工作。张国华来到中国中化总部大厦、中国华能集团总部基地,实地察看内部装修和周边环境配套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广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 持股的,而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央企子公司。
7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卢森堡驻华大使卢睿朗和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桑杰·沙玛一行,双方就深化国际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卢睿朗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公司聚焦农村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帮扶点打造美丽乡村,有效杜绝规模性返贫致贫,彰显央企担当。...永“序”发展打造强而大的一流能源上市公司华电国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央企担当,持续推进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架构。
“作为央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消防队不仅服务于企业内部,也积极参与地方救援任务,守护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央企的担当,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哈电电机始终牢记新时代央企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目标,持续推动发电设备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此次签约是双方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重大实践,标志着"央企技术实力+地方国企场景资源"的创新合作模式进入新阶段,通过央企技术输出平台与地方产业孵化器的深度耦合,打造新型能源体系的"联合创新体",合作内容涵盖输配电
2023年获得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和“央企杰出工程师”称号。2025年获评香港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
司军艳指出,随着136号文后光伏市场调整,风电出海成为央企重要战略方向。欧洲市场潜力大但竞争激烈,亚太、中东、南美、非洲市场各有机会却伴随不同风险,如亚太地域受限、中东标准壁垒、非洲融资回收难等。
许增德表示,中国中检是唯一以“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等综合性质量服务为主业的央企,将充分发挥全球化、全链条、全周期的技术服务优势,服务并支撑宁德时代质量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持续赋能我国新三样“走出去
(5)主持或作为前五完成人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研发、应用等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厅局级、市级以上或者央企集团、省属大型企业集团的表彰奖励。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5年5月26日至28日陆续进驻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
氢能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支持下,一批制氢、储运氢、用氢示范项目陆续落地,各大能源央企结合自身业务积极开展工业应用,仍需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量换价,良性循环。
从项目业主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及民企协同发力。具体来看,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建、华能集团等央企凭借雄厚的资金储备与领先的技术实力,牢牢占据集中式项目开发的主阵地。
据悉,轨交充电网公司还将持续推广“轨道+公交+能源”三网融合模式,探索碳积分兑换充电券,2026年前计划建成100座充电站,1000把枪,打造城区“3公里充电服务圈”;以“国企资源+民企技术+央企网络”
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5年5月26日至28日陆续进驻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以及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家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