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相变蓄热技术

相变蓄热技术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相变蓄热技术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相变蓄热技术最新动态。了解相变蓄热技术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相变蓄热技术”相关结果约59个
  • 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多能耦合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低碳能源技术方面,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热、光伏发电、浅层地热能和空气能等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并采用蓄热罐、相变蓄热、储电电池等蓄冷、蓄热、蓄电储能技术,实现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强化技术集成创新 打造近零碳建筑标杆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被动式近零碳(能耗)示范项目建筑面积为5208.3平方米,是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公司综合运用新型低碳建筑建造、低碳能源、智慧管理用能等技术建设近零碳建筑的范本

    碳源减排 生态环境部 2023年10月27日
  • 国家能源局:深化热储能电能智慧供热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建设

    二是支持电力企业开展高效电转热、相变蓄热站优化运行与协同控制、电网-热网耦合的市政供暖、电采暖负荷参与电网互动响应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纳。...二是支持电力企业建立电能替代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多种能源系统耦合仿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和精准供冷等技术研究,提升综合用能水平。

    储热蓄冷 国家能源局 2023年09月19日
  • 北京市首个高效相变蓄热供暖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竣工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相变柔性热池蓄热技术,相比普通水箱,蓄热量可增加2至3倍,即相同的供暖面积,水箱体积可缩小2至3倍。...经测算,项目采用相变蓄热供暖模式,可实现相对其他供暖方式更佳的投资回报,预计投资回收期仅2.36年。

    电网信息化 中国新闻网 2022年10月13日
  • 创世纪的新物种“相变地暖”在久维电力开发成功

    久维电力结合自身在相变调温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展了深入的技术试验和产品化转化工作,于2022年1月份,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地暖技术,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图1相变地暖相变材料构件图示相变蓄热材料构件铺设于传统地暖的保温层与混凝土层之间

    火电产业 久维电力 2022年01月30日
  • 吉林2021年电能清洁取暖项目:蓄热式电能清洁取暖给予奖补

    ,包括采用水蓄热、固体蓄热、相变蓄热供暖等;居民取暖项目只对蓄热式电能清洁取暖给予奖补,要求电采暖设备单位面积功率不低于100瓦/平方米,蓄热水箱体积不低于1立方米/百平方米。...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7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组织申报2021年电能清洁取暖项目的通知,通知中提出申报的设备技术类型包括:直热式电能清洁取暖,包括采用电热膜、发热电缆、电散热器等终端供暖;蓄热式电能清洁取暖

    用户侧 北极星储能网 2021年12月28日
  • 屋顶光伏消纳和煤改电的最新利器

    ,经过三次技术迭代,产品终于成熟了,最近隆重推出了家庭户用级别的清洁供暖商业化产品:“久维光电蓄热采暖器”。...这一切的实现,主要依靠了一种特殊的新能源材料,“久维电力”发明的这种材料是一种环保型的相变蓄热材料,为此,“久维电力”先后深入的开展了材料的无毒、无腐蚀、寿命、热量存储密度等一些列基础试验和研究,破解了针对进入家庭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制造障碍和价格天花板

    久维电力 2021年11月09日
  • 秦创原水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召开 陕西运维电力签约助力热泵储热市场更上一层楼

    陕西运维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相变蓄热技术,与水务集团广泛展开在水源、污水源、空气源领域的热泵蓄热领域的合作,2021年7月31日,董事长屈晋春先生受邀参加签约合作仪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瑜指出,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陕西水务集团抢抓机遇,按照国资委的安排部署,积极与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对接,与西安交大合作建立水循环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水务科创技术孵化中心

    储热蓄冷 陕西久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021年08月03日
  • 国内最新储能热泵技术落户航天基地十一幼

    和常规热泵单独工作不同的是“相变蓄热单元”与热泵的高效结合,能显著节省能源,低碳环保。储能热泵有除霜时间短、热响应时间短、智能控制、绿色清洁、安全性高等优点。...航天基地管委会领导班子历来重视区内基础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有力的促进了航天的发展,给学校配置最先进的储能热泵清洁供暖技术,又在全市低碳校园建设实践中做出了榜样。

    综合 北极星储能网 2021年07月07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碳中和之路的三个时代之变

    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对建筑本身做优化设计,利用保温层做好墙体、屋顶和窗户保温,采用相变蓄热砂浆打造建筑内墙,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实现能量自给。

    碳交易 中国化工报 2021年06月13日
  • 金涌院士:依托规划、替代、创新的中国碳中和之路

    参照目前最先进的德国微能耗建筑,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具有约90%的下降潜能,技术关键在于对建筑本身作优化设计,利用保温层做好墙体、屋顶和窗户保温,采用相变蓄热砂浆打造建筑内墙,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建筑实现能量自给

    碳交易 科学加 2021年04月12日
  • 发挥能源数字耦合驱动作用为产业赋能

    当前可着力依托综合能源服务,在园区级能源系统推广相变蓄热等电-热耦合的高效蓄热装置应用,结合煤改电工程在家庭能源系统推进蓄热式电采暖设施的应用;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推进风、光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深入推进东北等地区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热、电解耦运行,降低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水平,提高机组灵活性调节范围,同时适度推进核电参与电力系统调峰;依托虚拟电厂等技术,优先推进城市大工业、商场、办公楼等多类型负荷开展需求侧响应

    煤气能源 能源研究俱乐部 2021年04月08日
  • 宁夏开展2021年无集中供热区域煤改电(清洁取暖)试点示范项目储备工作

    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电+电蓄热锅炉为三星级,分别按照140元/平方米、150元/平方米、150元/平方米给与补助;空气源热泵(变频)、蓄热电锅炉系统(固体蓄热、相变蓄热

    能源服务 宁夏财政厅 2021年02月25日
  • 充分利用地热加快实现园区清洁化

    当园区调峰资源品位较高时,也可选择相变蓄热、固体蓄热和熔盐蓄热等技术。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区面积115608平方米(其中空调面积29521平方米),其空调冷热源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蓄热蓄冷技术,实现园区暖通空调峰荷的时空转移,尽量减少调峰设备的配置。常见的适用于园区的蓄热蓄冷技术是水蓄热和水蓄冷技术

    能源服务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2月09日
  • 储能技术|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蓄冷蓄热技术应用现状

    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的蓄冷蓄热技术主要为水蓄冷、冰蓄冷、水蓄热、熔盐蓄热、相变蓄热、热化学蓄热技术,其中水蓄冷、冰蓄冷、水蓄热和熔盐蓄热技术耦合应用较为成熟,相变蓄热耦合应用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热化学蓄热耦合应用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用户侧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年11月30日
  • 储热|“相变蓄热”打开高寒地区清洁供暖市场

    谁曾想,这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小小暖手宝同类技术理念竟已用在了更大的取暖舞台——相变蓄能电供暖(下称,电蓄热“热池”技术),为东北地区清洁取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促进新能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储热蓄冷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25日
  • 相变蓄热”打开高寒地区清洁供暖市场

    谁曾想,这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小小暖手宝同类技术理念竟已用在了更大的取暖舞台——相变蓄能电供暖(下称,电蓄热“热池”技术),为东北地区清洁取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促进新能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能源服务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25日
  • 储热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典型案例包括:采用江苏金合固体相变蓄热材料技术的中广核阿勒泰市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采用复合二元盐相变材料的内蒙古丰泰热电厂相变储热供暖调峰项目;采用北京华厚能源相变储能材料的北软双新科创园储能供暖项目等...但热化学储热技术工艺复杂,迄今为止,其技术成熟性尚低,需对反应速率和传热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与控制,并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投入。

    发电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0年05月11日
  • 关注 | 2020年我国各省清洁取暖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有哪些?

    当前,相变蓄热建筑材料等新型材料,太阳能光热、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均已开启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市场。...在建筑节能领域,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四新”技术

    火电产业 中国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4月17日
  • 2020年我国各省清洁取暖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有哪些?

    当前,相变蓄热建筑材料等新型材料,太阳能光热、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均已开启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市场。...在建筑节能领域,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四新”技术

    工业节能 中国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4月17日
  • 汇总 | 2020年全国各省清洁取暖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有哪些?

    当前,相变蓄热建筑材料等新型材料,太阳能光热、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均已开启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市场。...(来源:微信公众号“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id:chplaza 作者:中国清洁供热平台)在建筑节能领域,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四新”技术

    能源服务 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4月17日
  • 2020年全国各省清洁取暖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有哪些?

    当前,相变蓄热建筑材料等新型材料,太阳能光热、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均已开启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市场。...在建筑节能领域,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四新”技术

    中国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4月17日
  • 疫情倒逼应急能源发展 移动蓄热供热能否迎来春天?

    所谓移动蓄热供热,是一种余热利用与集约化供热模式,即通过车、轮船、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将移动式余热利用装置运送到热源侧进行充热,通过相变蓄热等蓄热技术存储在移动式余热利用装置内。...在技术层面,现有移动蓄热技术还存在单位体积储热量低、充热时间长、放热时间短、对热源类型要求高等诸多问题。

    能源服务 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3月30日
  • 河北石家庄:加快清洁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强制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方面,将强制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方案》重点工作提到,石家庄将继续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和公共建筑65%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今年1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科学技术厅三部门联合印发的《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25年)》提到,加快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加快研发包括相变蓄热材料等在内的新型装饰材料

    工业节能 中国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3月23日
  • 电蓄热供暖技术参与“十四五”电力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工信部于2017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参考产品(技术)目录中,移峰填谷类入选的两项技术均为电池储能,并无储热技术,而在2018年公示的第二批目录中,入选的四项产品技术涉及的主要为相变蓄热技术和固体蓄热技术

    能源服务 CHPLAZA清洁供热平台 2020年03月19日
  • 与如日中天的储电行业形成鲜明反差 储热产业亟待走出低谷

    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储热的装机量至少在10gw以上,包括采用固体蓄热、水蓄热、相变蓄热技术路线的项目。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储热的社会认知度和资本关注度与庞大的装机量并不相配。...被忽视的储热市场作为储能的技术路线之一,储热是利用介质进行热量的储存和释放。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技术较成熟的是熔融盐储热。

    系统集成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