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包2:(1)完成储能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及评价模型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1份;(2)完成基于储能电池产品关键数据的碳足迹溯源管理平台开发;(3)完成储能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数据库开发;(4)完成兼顾不同评价要求和现有政策框架的储能电池碳抵消策略研究
文件提出,通过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引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企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体系建设工作,结合山西省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聚焦重点产品、出口产品和特色产品等,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制定
二是科研合作,探索碳足迹核算方法。通过量化产品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碳排放,让“碳足迹”有迹可循,促使企业识别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动产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
杨洪明建议,整合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针对低碳建材应用、绿色施工等关键环节,建立全国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与产品认证体系;重塑零碳园区能源链,以清洁高效为目标,以电能替代为核心,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加快能源供应链升级
按照《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核算出各调研企业的煤炭和煤电产品碳足迹,并总结了煤炭和煤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数据收集清单。
深化电力碳足迹因子研究,推动碳足迹核算方法和因子的国际交流与互认,持续提升中国绿证国际认可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提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为检验检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提供标准化指引。...,研究提出了检测项目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方法和要求,编制起草了两项团体标准。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加快构建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
一、工作目标 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名称统一命名为《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方法与要求 xx产品》。(三)制修订程序。
一、工作目标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标准名称统一命名为《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xx 产品》。(三)制修订程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11月11日发布《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其中提出将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充分参考iso 14067、pas 2050等国际标准,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牵头推进《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浙江省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浙江省产品碳足迹评价指南 纺织和服装类》3项省级地方标准制定
探索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跟踪监测;(五)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标准,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拓展产品碳标识应用场景;(六)探索建立省域碳普惠减排交易机制,推动生态系统碳汇等碳普惠减排量纳入交易
、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为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数据国际交流互认打下基础。...在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指导下,加快推进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和数据核算,摸清产品碳排放“家底”,是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发掘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节能降碳潜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工业碳管理公共平台,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评价认证体系,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目录。...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工业碳管理公共平台,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评价认证体系,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目录。
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和工业碳管理公共平台,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评价认证体系,发布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目录。...鼓励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支持将产品碳足迹核算作为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采信依据。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研究发布电力、煤炭、燃油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碳足迹因子,为下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推动碳足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2023年6月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发布的《电动车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cfb-ev)》草案(下称“旧碳足迹草案”)中提供的4种电力消费碳足迹计算模型,新碳足迹草案仅保留了旧碳足迹草案中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
从发布内容看,该项法案沿袭了2023年6月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发布的《电动车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cfb-ev)》草案的整体框架。...eol阶段核算方法依旧采用欧盟循环足迹公式(cff)与cfb-ev一致,该项征求意见稿采用循环足迹公式(cff)核算eol阶段碳排放,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缺省值。
积极研制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塑料制品碳足迹核算等国家标准,制定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产品碳足迹评价、碳排放基础数据元规范等地方标准,推动低碳转型发展。
搭建碳足迹核算“通则+行业+产品”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快出台碳足迹核算方法省级标准,与国际及国家标准相协调,统一规定产品碳足迹核算的边界、方法、数据质量要求等。
《202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相关标准体系,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有效发挥标准对产业的规范和引领作用,现征集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
,开展重点再生材料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研究。...为促进国内外制度政策的协调对接,《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动力电池生态设计、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际标准,推动标准规范国际合作互认;完善再生材料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生材料认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