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碳汇交易衍生服务:贵州拟试点风光项目碳汇计入ccer,第三方碳监测、认证机构需求井喷。机会点:森林覆盖率超60%的黔东南州,单个100mw项目年碳汇收益或超500万元。
集团公司是生态环境部安排的火电碳监测试点集团之一,肩负着碳监测技术装备、方法标准、质量管理探索的重任。...该标准是集团公司首个火电行业碳监测标准,标志着集团公司在火电厂碳排放监测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完善碳监测体系,从园区碳核算、企业碳核算和能耗监控等不同维度建立多元核算体系,加强数据的相互校核,提升碳核算能力与数据质量。
2024年,国网北京电力聚焦碳监测、碳计量、车网互动等重点领域,围绕电网安全智能提升、充电桩接入等内容,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成效显著。...该公司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保供“电网一张图”,以“智能运维+智慧监测”为双核心,打造在线实时设备状态评估体系,建立为电网设备监控、生产业务管控、数据资源分析、应急指挥协同提供服务与支撑的综合平台
国网辽宁电力以构建电力碳排放核算体系为牵引,发挥业务资源优势,推进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电力碳排放核算和电碳因子库建设,持续开展电碳监测分析,助力国家碳排放核算和碳排放双控政策落地;以深化绿电绿证交易和加强电力碳足迹管理为驱动
三、大力开展改革创新工作(一)建设碳达峰综合能碳监测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园区涉碳数据,采用人工智能+行业的新模式,2024年底上线运行碳达峰综合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助力园区掌握能源及碳排放动态变化,提高能碳管理水平。(二)建设碳达峰试点园区考核体系。
提出以柔性技术构建“立体双环”主网架方案,上线生产运行支持系统,建成电碳运营服务平台,打造碳监测、碳盘查、碳认证等应用,成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
“通过示范区建设,低压柔直、电碳监测等新技术、新设备得以推广应用,推动了电网技术进步。第三方客户满意度提升至87分,一流企业指数得分位居贵州电网公司县局首位。”乌当供电局党总支书记谭笑说道。
2024年10月11日,新一代湄洲生态双碳监测平台在湄洲岛投运,实现了全岛碳排放“心中有数”。2024年11月19日,首届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莆田湄洲岛举行。
、全行业的能源大数据和双碳监测建设作出贡献。...同时,该公司专项进行能源大数据双碳监测,通过获取“内”“外”部海量数据,完成2005年—2024年29000余项涉及嘉峪关市区域人口、gdp、能源平衡、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能源数据收集、整理、比对,有效为促进全区域
、新兴业务增值变现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能源大数据中心及碳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提供数据、算力和技术支撑,输出“双碳”监测分析服务系列解决方案。...共赢的新型储能产业新生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探索重点领域降碳有效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他们追踪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充分释放电力大数据价值,在多源能源数据汇聚融合、碳监测标准建设
通过构建智慧碳监测与管理平台,整合碳排放监测、预测和管理功能,实现园区碳
;玉溪高新区积极升级园区“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智慧管理;楚雄高新区持续完善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正与远景公司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祥云经开区首创电碳监测应用平台,打通“电-能-碳”数据链条
2023年7月,“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电力看双碳监测数据集”获得北京市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今年3月,海淀供电公司为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数据服务的“城市大脑园区碳监测分析”数据资产完成入表。
为实现对该站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监测评价,武汉供电公司技术团队在该站布置了碳监测及能源管控系统,实时监测站内设备能耗和碳排放量,以及建筑碳排放量,为“零碳”变电站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除了采用西门子能源环保型产品,该站集成屋顶光伏、数字孪生平台、碳监测和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等功能于一体,基于工厂标准化和模块化生产、现场组装,不但实现“零碳”运行,在建设过程中也做到了绿色低碳,实现碳减排1.2
;玉溪高新区积极升级园区“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智慧管理;楚雄高新区持续完善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正与远景公司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祥云经开区首创电碳监测应用平台,打通“电-能-碳”数据链条
;玉溪高新区积极升级园区“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智慧管理;楚雄高新区持续完善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正与远景公司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祥云经开区首创电碳监测应用平台,打通“电-能-碳”数据链条
;玉溪高新区积极升级园区“电可维”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智慧管理;楚雄高新区持续完善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正与远景公司签订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祥云经开区首创电碳监测应用平台,打通“电-能-碳”数据链条
为实现对该站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监测评价,华源电力设计院技术团队在该站开发布置了碳监测及能源管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站内设备损耗、二次系统损耗和建筑损耗,统计全寿命周期减碳成果,为“零碳”变电站实施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从“电鸿”远程ota升级“视联网”,到“电鸿”营业厅智慧办电;从融入“虚拟电厂”接入车网互动,到“双碳大脑”电碳监测;从赋能对澳门供电海底隧道无人巡检,到打造园区级零碳示范标杆,处处涌动着“电鸿”产业生态促进能源发展的磅礴力量
国家电网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拥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围绕岛屿联网及输变电技术、电网数字化、碳监测及绿电认证、技术交流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为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两国能源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重点打造“碳监测”“碳项目”“碳金融”“碳普惠”四大应用场景,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成碳汇数智治理标志性成果。(三)主要目标。...基本建立红河州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碳减排专委会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下设的电力行业“双碳”领域学术交流与协作分支机构,秘书处设在中国华能能源研究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领域涵盖碳监测、碳核算、碳足迹、碳评价、电碳协同
岷山绿氢展示了其在氢能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e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有机液氢技术、碳监测装置及核心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