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将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将进一步推动舟山电网将由受端电网向送端电网转变,优化浙江能源结构,巩固长三角清洁能源基地“c位担当”。
因保障国投吉能(舟山)燃气发电项目及其送出工程的顺利推进,助力舟山电网由受端电网向送端电网转变,国网浙江电力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为送出工程施工腾出安全作业空间。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及应用;加强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加强电网建设、增强受端电网适应性;发展各类灵活性用电负荷、提高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调度智能水平、发挥区域电网调节作用等。
作为典型受端电网,该地区电力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用电呈峰谷差大的特征,电力系统时空调节能力不足,出现“高峰缺电与低谷弃电”并存的困局。...同时,搭建“分层分区”的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消纳能力测算模型,以电网设备不重过载、电压不越限为安全约束条件,分析测算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极限。
河北南网电力现货市场立足于高比例外受电、高比例新能源受端电网特性,自2022年启动模拟试运行以来,经多轮次探索实践,逐步形成适应省情、网情的现货市场体系,在中长期分时交易、分布式新能源入市、提升机组agc...此次连续结算试运行,辽宁电网87台主力燃煤机组、113座光伏电站、162座风电场、6台核电机组,以及全部工商业用户和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
根据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山东省将规划新增±800kv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受电通道,成为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已形成交流特高压电网为支撑、交流500kv密集环网为主网架、直流换流站深入负荷中心的网架结构。
直面新能源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项目对多类型调节资源协同电压控制和频率支撑技术的探索,恰似为电网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固防线。...随着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日益提升,以及区外直流输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受端电网稳定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大电网安全来看,华东电网作为大受端电网,最大受进电力达7775万千瓦,安全风险已超出了各省级电网单独应对的能力。...区域内强耦合的跨省交流同步电网承接区外直流受电,省间电网互联互通、联络紧密。
相比于同步发电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双高”电力系统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明显,且我国电网呈现交直流送受端强耦合、电压层级复杂的电网形态,送受端电网之间、高低压层级电网之间协调难度大,故障后易引发连锁反应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升级,杭州电网还将围绕受端电网大消纳、枢纽电网大调节、经济电网大支撑,迭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方案,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场景,加快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关工程落地,加强各类电源能并尽并
项目建成后,电厂总装机规模将达654万千瓦,将进一步发挥淮南煤电基地的资源优势,为华东特高压受端电网提供电源支撑,有效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电网转型工程,立足超大城市受端电网定位,以高新能源渗透率、高电气化率为目标,以高弹性、高可靠性为特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网稳定管理,加快建设华东电网安全稳定保障平台,发挥华东电网稳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管理作用,推动华东电网安全稳定闭环管理机制高效运作,抓实抓细前期制订的7方面31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研究决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重大议题
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首次应用特高压技术将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和锡林郭勒盟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互联,提高了特高压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受端电网绿色清洁电力消纳比例,推动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张家口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入选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十大系统级示范标杆,张家口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入选国家电网十大综合示范区,7项张承科技示范子工程全部纳入国家电网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
聚沙成塔打造特大城市虚拟电厂示范样本上海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从千里之外飞驰而来的清洁能源是支撑上海电力电量平衡的强劲“外援”。据统计,来自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的水电电量支撑了上海约45%的年用电量。
,避免同送同受直流换相失败对送、受端电网的冲击。...浙江电网是华东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底,浙江省电源总装机容量为130767mw。
12月18日获悉,国网天津经研院申报的《大规模新能源接入背景下城市受端电网构建配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五届安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经研院在该领域的首次获奖。...经研院项目团队围绕电网存在的网架结构薄弱、频率响应能力下降以及系统电压失稳等潜在问题,从电网构建、有功配置、无功配置三个维度入手,提出了一套解决源网协同、机组调频配置以及无功灵活布局的电网规划方法。
实际上,随着西部新能源大规模东送以及本地新能源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已形成交直流互联的大受端电网系统,面临着多回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及闭锁的风险,电网系统风险加大。...应用可控换相换流阀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上海电网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元素众多,需要不断引入新设备和新技术来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构网型技术能够发挥新能源送端电网促消纳、电源“空心化”的受端电网强支撑、薄弱电网保供电三方面作用。...规模化应用待深入推进就构网型技术的应用现状看,目前,微电网应用较为成熟,独立供电系统已取得小规模应用,局部弱电网开展了应用示范但尚未开展规模化应用,大电网则仅开展零星试点。
同时,对于“十五五”规划的多条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根据送端配套电源规模及受端电网净负荷特性,测算了新能源合理利用率及电量占比,给出了输电通道送受电曲线方案建议。...在此基础上,规划人员针对夏、冬季午/晚峰等关键时段开展了2025-2035年逐年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并通过国家电网供需平衡计算分析平台进行了时序生产模拟验证,最终得到华北电网电力缺口出现时间、大小、时长、
“构网型技术可以在送端‘沙戈荒’大基地、受端电网等应用场景中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安全稳定支撑。”郭贤珊告诉记者。...据记者进一步了解,构网型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四个场景:电网送端“沙戈荒”高比例新能源地区、受端“空心化”地区、电网薄弱偏远地区、微电网/独立供电系统。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将逐步从“规模化”向“精益化”转型,特别是浙江大受端电网特性、能源供需相对紧张形势下,新型电力系统经济规划尤为迫切。...市场化改革是促进电网互济枢纽和调节枢纽能力释放的重要驱动。
枢纽型受端电网亟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坚持贯彻“电等发展”重要嘱托,国网浙江电力从规划源头优化结构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格局,并逐渐确立了“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的发展定位。
构建受端电网大消纳场景 走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特征,发挥浙江“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
新能源、外来电的“两多”发展形势,也要求深化构建和完善受端电网大消纳场景。融入全国清洁能源消纳大局7月29日,国家电网宣布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区内山海电源发展联系强、多类型清洁电源互补潜力大等特点,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拥抱新能源快速发展契机,坚持“电从远方来,也从身边来”的思路,推动增加跨区通道,做大区外受入总量,全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构建受端电网大消纳场景
作为一个典型的受端电网,浙江电网外来电占比负荷常年超过30%,最高达到40%。自2022年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启动后,国网浙江电力一直积极参与省间现货购电,保障浙江特别是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的电力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