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已开发新能源规模1618万千瓦(风电1081万千瓦、光伏537万千瓦)同比增长91.03%,较“十三五”时期增长了14倍。
投资向配网和农网倾斜,“重输轻供”问题改善“十三五”期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电网建设确定以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等用电难问题为重点任务,电网投资开始重点向贫困地区和配网侧倾斜
旧挑战一直以来,我国气电都未呈现过爆发式的增长,“十三五”确定的“2020年气电装机规模要达到1.1亿千瓦”目标未达成,气源和气价,是长期制约在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的瓶颈。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我国新能源产业历经“十三五”至“十四五”的规模扩张期,装机增速呈现显著阶梯特征:新能源发电2020~2022年年均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2023~2024年其新增装机已跃升至年均3亿千瓦以上,实现了高速发展
硬梁包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是国家“十三五”水电重点项目,目前首批3台机组已投产发电。
“‘十三五’期间,山东成为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新建交流线路长度、新增变电容量约占国家电网同期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的三分之一,新建直流线路长度、新增换流容量约占国家电网同期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的四分之一。”
11月1日至今年3月15日,该公司扎实筹措保供资源,持续强化运行协调,成功应对4次寒潮天气保供和春节假期保畅严峻形势,天然气产销安全平稳,切实保障了供区民生用气供应,地热供暖能力超1.2亿平方米,较“十三五
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三五”时期援疆建疆成就,也拉开了往后4年中央企业援疆兴疆的投资序幕
据有关行业协会测算,“十三五”以来,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2024年达到9200亿。
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六大重点骨干工程之一。
截至2024年底,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3〕1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8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
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12亿元,较“十三五”整体增加48%,累计投产变电容量602.5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734.4公里;2024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2.4亿千瓦,是“十三五”的2.6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7%。同时,我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仍存在短板,面临油气供给、能源贸易、电力保供等多方面挑战。
本地电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投产花都热电、开发区东区“气代煤”、珠江lng二期、黄埔天然气电厂4个燃气发电项目,燃气发电装机较“十三五”末增加一倍;生物质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加1.4
本地电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投产花都热电、开发区东区“气代煤”、珠江lng二期、黄埔天然气电厂4个燃气发电项目,燃气发电装机较“十三五”末增加一倍;生物质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加1.4
新能源渗透率上升叠加煤电供过于求,“十三五”期间,煤电利用小时数已经有所下降,“十四五”以来,虽然煤电供需关系紧张使得煤电利用小时数小幅回升,但仍低于2013年以前的平均水平。
据悉,自2018年以来,国网甘肃电力配农网建设累计投资达到378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10千伏线路总长超过16万公里,台区总数达到16.5万台,配变容量超过3000万千伏安,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
热点三: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近60亿吨标煤,需求增长渐入平台期202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59.6亿吨标煤,同比增长约4.2%,增速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2.8%,但低于2023年的5.7%
在装机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底,国家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突破1.4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40%,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一番;中国华能新能源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累计装机容量突破9500万千瓦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装机 3094 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规模为“十三五:末的 5.4 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130 万辆,位居全国第五,“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 68.5%,接入配电网的充电桩 30 万台,为“十三五”末的6倍。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
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