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我国首个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滩涂碳汇方法学实现实践转化,开创湿地碳汇开发新范式。...河口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湿地碳汇资源,为碳汇项目开发筑牢了根基。全区50万亩滨海湿地,若参照国际vcs海洋湿地蓝碳开发标准,每年预计可产生4万吨碳汇,实现400万元的经济价值。
探索开展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碳普惠等方法学研究,拓展碳汇交易场景。
;在“司法碳汇助共富”品牌中,有开展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的老虎潭水库等5个碳汇修复基地,有“以竹代塑”双碳实践基地;在“稻香田园”品牌中,有“稻香法庭”田园牧歌司法实践基地,有桑基鱼塘农遗保护基地等。
该方法学的推出,为滨海盐沼湿地修复项目核算碳汇量、申报减排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推进滨海盐沼湿地碳汇价值转化,促进盐沼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和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初步建立呼和浩特市森林草原湿地碳汇专项调查样地本地数据库,开展9个旗县区林草湿储量计量,完成监测样地467个,采集样方1322个,为健全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提升碳汇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一是增加林业碳汇资源,明确了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湿地碳汇潜能、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和提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等。...,林业碳汇量得到巩固并稳中有增;到2030年,全省林木覆盖率维持24.1%,湿地保护率达到50%,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8%以下,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和湿地碳汇能力进一步持续增强
2017年7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目标增加森林碳汇,稳定湿地碳汇,推进碳汇交易。...,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在制度建设上,《方案》提出探索实施林业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筑牢林业碳汇发展的制度基础,使林业碳汇发展制度化、科学化。
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汇产品交易凸显了生态增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社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示范效应,实现了滨海湿地碳汇功能与生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目标,将为当地社区提供优质旅游资源
“湿地固碳增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发研发与示范项目”,完成后可形成湿地碳汇评估体系、创制适用于湿地公园的固碳增汇创新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固碳增汇能力。
省林业局组织开展全省湿地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南通和盐城市的湿地碳汇调查试点项目已获取部分基础数据。...严控新增围填海,规范各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用海活动;完善全省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建设,以有效巩固湿地碳汇存量为目标,加强滨海湿地资源总量管控,严控湿地征占用。
大力推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碳汇+”交易机制,不断探索以光伏碳减排、林业碳汇、湿地碳汇、沼气碳减排为交易主体的“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开辟碳交易项目申报绿色通道。
亟需开发湿地碳汇、农田碳汇、草原碳汇和海洋碳汇,以及其他类型森林碳汇等碳汇产品。...碳汇产品是指通过一套经国家认可的核算、监测、管理方法学,将森林、草原、湿地、农田、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碳汇开发为可备案可管理的碳汇产品,以备后续的碳市场、碳金融等一系列价值实现机制。
着力推进具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碳汇、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等碳普惠项目开发。(四)建立持续、良性的碳减排量消纳体系9.鼓励通过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着力推进具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碳汇、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等碳普惠项目开发。(四)建立持续、良性的碳减排量消纳体系9.鼓励通过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着力推进具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碳汇、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等碳普惠项目开发。(四)建立持续、良性的碳减排量消纳体系9.鼓励通过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地方营业分支机构,支持企业通过碳中和、碳普惠拓展林业碳汇产品交易。深入挖掘草原碳汇、湿地碳汇潜力,促进碳汇资源资产保值增值。
黄海湿地生态银行以推动实现市场化的湿地保护修复为目标,推进湿地修复资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通过探索和推动湿地缓解银行、生态补偿融资、湿地碳汇远期质押、蓝色碳汇交易、生态公益诉讼基金等创新试点,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包头市林草碳汇技术研究中心、天龙生态园森林碳汇监测样地、青山区碳中和林基地、南海子湿地碳汇发展片区、春坤山草原碳汇发展片区,详细了解试验区各项工作进展。
这次科考还将重点观测长江源湿地的碳储量。科考队将通过打桩取样等方式,对湿地水域、植被和土壤碳储量进行本底调查,为湿地碳汇研究打基础。...这次科考活动将为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地区进行定点“体检”,其中冰储量和湿地碳储量观测是此次科考的重点。
课题组成员、民盟青岛市委会参政议政处副处长张栋指出,还可以利用政策协调产业减排、产业转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相关企业,最终通过政策、科研、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手段,有效恢复并增强黄河三角洲湿地碳汇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以国有林场、山北草原、黄河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为重点,2021年启动建设12个森林碳汇发展片区、5个草原碳汇发展片区、5个湿地碳汇发展片区,综合施策、精准增汇,并同步开展增汇监测核算和建设成效考核评估。
湖州银行“湿地碳汇·共富贷”以金融手段兑现生态价值,探索出一条适合湿地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粮食增产和湿地碳汇能力提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有效借鉴。
推进浙西南山区林业碳汇、太阳能光伏、湿地碳汇等减排项目开发,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碳评价”、“碳标签”、“碳交易等制度”。持续提升全域碳汇能力。
着力推进具有山东特色的农业碳汇、林业碳汇、湿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等碳普惠项目开发。(四)建立持续、良性的碳减排量消纳体系10.鼓励通过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德清县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晓浏介绍道:“围绕湿地碳汇产生端、收储端、交易端,构建湿地碳汇全链条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日前德清湿地碳汇交易首单签约仪式在德清“两山银行”举行。首期收储规模一万吨,年合同金额超58万元,标志着浙江省湿地碳汇首笔收储、销售交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