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生物固碳

生物固碳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生物固碳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生物固碳最新动态。了解生物固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固碳”相关结果约34个
  • 张宣科技创建氢能冶炼新生产秩序实现氢还原铁技术

    拓展电能驱动微生物固碳产菌体蛋白技术应用于氢冶金二氧化碳烟气中的高值化转化,年减少co2排放70%,进一步降低碳排放35kg/t,达到吨铁降至约0.7吨,实现氢冶金碳极致循环利用,全方位提升氢冶金产品经济性

    氢冶金 河北省国资委 03月26日
  • 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工作综述

    在控降二氧化碳排放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也做了大量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生物固碳等因地制宜示范项目“遍地开花”。...2024年10月,我国首套矿山微藻固碳系统在宝日希勒露天矿竣工,使用矿坑原水和二氧化碳养殖微藻,用于浇灌农田,不仅取得一吨微藻吸收利用1.83吨二氧化碳的效果,植物生长率也提高20%。

    火电产业 国家能源之声 01月15日
  • 因地制宜 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案例

    目前已经掌握高寒、高盐、高海拔地区属地化、适应性微藻的选育核心技术,开发了微藻生物固碳协同矿山水处理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国能新能源院开展了二氧化碳电催化制合成气技术研究,突破了高性能电极制备与规范化技术,实现中试规模化孵化与验证,为碳排放企业提供低碳清洁发展前沿技术;原创性提出了微藻生物固碳协同矿山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技术,

    能源服务 《能源评论》 2024年11月05日
  • 实施碳达峰七大专项行动 《北京市海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在农林业领域,积极推动生物固碳增汇技术攻关,开展农林复合系统碳汇提升、农林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研发应用。

    碳源减排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4年06月18日
  • 腾讯入局CCUS领域半年 首轮Top30优胜项目获奖名单公布

    例如,前文提到研究出微生物固碳、生产可用化合物的团队,来自南京食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放弃了稳定的重点高校教职,投身到创业研发ccus技术中。...最终入选的30个项目团队,探索的方向可谓脑洞大开— —有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如何从空气里直接捕捉二氧化碳(dac技术方案);有的团队,已经探索出用固碳生物“吃掉”二氧化碳、代谢出可以“变废为宝”的化合物

    CCUS 腾讯SSV 2023年09月20日
  • 新希望与大众签署备忘录 将携手合作减排降碳项目

    新希望在消纳地发展种植,进行生物固碳大众汽车安徽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meb工厂,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本项目将产生的经核证减排量的最终承购商;大众能源公司及大众气候合作伙伴将负责实施相关的融资和开发服务

    碳源减排 新希望集团 2023年09月15日
  • 均涉及氢能!13个省/市级“双碳”政策出台!

    通过组合绿电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探索开展二氧化碳制甲醇工程化研究,并上溯技术研发、设计、制造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下延碳基新材料、甲醇燃料电池、新型绿色化工、多元电力智能调控等行业,同时辅以微藻生物固碳等技术为主的高附加值经济产品制造

    加氢站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 2022年10月31日
  • 《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煤与共伴生资源共采、煤炭高效燃烧发电、新型煤化工、洁净高效转化、生物固碳和化学固碳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工艺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鼓励水泥企业应用替代燃料技术,利用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煤炭。

    碳源减排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2年10月25日
  • 江苏:到2025年光伏装机达到35GW以上

    围绕清洁低碳能源、生物固碳、零碳工业等领域,布局(重组)建设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他方面,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生物质能,积极推进沼气发电项目建设,统筹布局垃圾焚烧电站项目。因地制宜加强水能利用,科学推进抽水蓄能开发。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7日
  • 福建明溪: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5.实施生物减排固碳工程。探索建材木竹替代,推进优质木竹资源定向培育和利用,提高生物固碳效率。...“十四五”期间,完成森林抚育22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完成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7万亩。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3.实施森林增效固碳工程。

    碳源减排 明溪县人民政府 2022年09月14日
  • 海南:建立氢能全产业链 打造先行示范区

    通过组合绿电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探索开展二氧化碳制甲醇工程化研究,并上溯技术研发、设计、制造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下延碳基新材料、甲醇燃料电池、新型绿色化工、多元电力智能调控等行业,同时辅以微藻生物固碳等技术为主的高附加值经济产品制造

    加氢站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08月22日
  • 农业农村部、发改委:大力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在近海及滩涂等主要渔业水域,开展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提升贝类藻类固碳能力,增加渔业碳汇。在沿海地区继续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实现渔业生物固碳。5、农机绿色节能行动。6、农田碳汇提升行动。

    农业农村 2022年06月30日
  • 海南环科院院长邢巧:蓝碳如何为全球“碳中和”探索新途径?

    海南省管辖近2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渔业碳汇潜力和海洋微生物固碳总量均非常可观。...蓝碳研究的焦点在渔业碳汇、微生物碳泵以及珊瑚礁等在固碳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推动其被国际认可。

    CCER 中国新闻社 2022年06月15日
  • 博天环境: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牌

    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结合院校资源优势,在生物固碳、尾水循环利用及生物膜治理等方面,融合多领域前沿技术,探索水生态修复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3、推进工业环境服务重返市场公司拥有多项行业甲级资质和丰富的业绩,随着公司信用体系逐步恢复,将继续聚焦能源、化工、电力、冶金、集成电路及新型液晶显示、生物医药和工业园区的工业环境市场和土壤、地下水修复业务

    工业废水 北极星水处理网 2022年05月01日
  • 开展规模化碳捕获利用试点 贵州省科技厅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调研座谈会

    资源与环境工程专家团队针对岩溶碳汇过程监测、水生生物固碳机制等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阐述了优化碳汇通量计算方法、岩溶碳汇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其中,化学工程学院专家对赤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中的固碳作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以渣汇碳”的思路。

    CCUS 贵州省科技厅 2022年04月27日
  • 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发布!加快海上风电发展、支持烟台建设海上风电母港等

    深入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发挥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等生物固碳功能,开展海藻养殖区增汇评估等工作。开展盐沼、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监测,发挥好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中心、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海洋生物种类保护,建设海洋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海上风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2022年03月15日
  •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大力实施海水制氢等工程

    深入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发挥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等生物固碳功能,开展海藻养殖区增汇评估等工作。开展盐沼、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监测,发挥好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中心、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海洋生物种类保护,建设海洋资源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2年03月15日
  • 山东:加快建设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基地

    深入开展海洋碳汇研究,发挥浮游植物、藻类和贝类等生物固碳功能,开展海藻养殖区增汇评估等工作。开展盐沼、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监测,发挥好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中心、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等平台作用。...实施海洋药物、生物制品和海洋生物酶制剂为重点的海洋生物医药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12.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推动海水淡化纳入本地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推进海水淡化

    山东省人民政府 2022年03月03日
  • 什么是蓝碳?蓝碳可以进行交易吗?

    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有两种:一是,陆地碳汇,由陆地植树造林增加的碳汇,也叫“绿碳”;二是,海洋碳汇,由海洋、海岸带、河口、湿地内生物固碳和储碳增加的碳汇,也叫“蓝碳”。...海洋中的蓝碳主要通过红树林、海草和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来捕获碳,以生物量和生物沉积的形式储存在海底,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2、与绿碳相比,蓝碳有哪些优势?

    CCER 环球零碳 2022年01月30日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在人工固碳循环研究中取得进展

    其中,设计和创建具有高效生物固碳能力的酶、生化途径、工程生物或微生物组,已成为合成生物固碳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天然和人工固碳途径较长,一般包含十步以上的生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生化途径的反应步骤越多,整体效率越低。然而,生物固碳途径必须由很多反应步骤组成吗?

    CCUS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22年01月05日
  • 华能建设的全国首座潮间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建成后,电站实现了上层空间高效发电、中层空间生物固碳、下层空间全域养殖的三层立体减碳,成为我国首座沿海滩涂生态治理蓝色碳库光伏电站,大大提高了生态效益,为近海滩涂大规模绿色开发作出示范。

    能源替代 中国华能 2021年12月20日
  • 内蒙古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强化CCUS技术研发 强调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

    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可持续草地经营管理、生物固碳增汇技术研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碳中和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支持氢能、光伏、风电、地热、生物质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支持产业园区、社区/乡镇、城市、近零碳排放区等跨行业跨尺度的区域开展综合示范。

    CCUS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1年09月15日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开展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 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稳步提高能源林建设规模和指标,加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和科技攻关。积极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推进优质木竹资源定向培育与利用,提高生物固碳效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说,扎实开展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继续扩大林草面积,提升碳汇增量,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和木竹替代,实现生物减排固碳,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先推广使用木结构和木竹建材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1年08月23日
  • 正泰新能源俞铁铭:积极推动构建智慧能源生态圈

    -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锦绣光伏有利于土壤植被恢复,符合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三条路径-生物固碳。...第二个是冷热电气多种能源产品多能互补的能源网络,它是以区域能源站为载体,通过热泵及光伏、风能、污水源生物质为可再生能源为主,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储冷、储热、储电为辅实现冷热电器的协同供应

    其他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2021年07月14日
  •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上)

    但是,完全降至零排放并不能达成,多余的部分将通过林业和生物固碳等方式进行抵消,通过“碳中和”的方式实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相对稳定。...随着“碳中和”概念的推广,广义上的“碳中和”则指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节能环保等方式抵消一段时间内国家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使之实现相对“净零排放”,根据所遵循的国际计算标准将碳足迹降至零

    碳交易 人大生态金融 2021年07月01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