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电能驱动微生物固碳产菌体蛋白技术应用于氢冶金二氧化碳烟气中的高值化转化,年减少co2排放70%,进一步降低碳排放35kg/t,达到吨铁降至约0.7吨,实现氢冶金碳极致循环利用,全方位提升氢冶金产品经济性
在控降二氧化碳排放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也做了大量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生物固碳等因地制宜示范项目“遍地开花”。...2024年10月,我国首套矿山微藻固碳系统在宝日希勒露天矿竣工,使用矿坑原水和二氧化碳养殖微藻,用于浇灌农田,不仅取得一吨微藻吸收利用1.83吨二氧化碳的效果,植物生长率也提高20%。
目前已经掌握高寒、高盐、高海拔地区属地化、适应性微藻的选育核心技术,开发了微藻生物固碳协同矿山水处理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国能新能源院开展了二氧化碳电催化制合成气技术研究,突破了高性能电极制备与规范化技术,实现中试规模化孵化与验证,为碳排放企业提供低碳清洁发展前沿技术;原创性提出了微藻生物固碳协同矿山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技术,
在农林业领域,积极推动生物固碳增汇技术攻关,开展农林复合系统碳汇提升、农林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研发应用。
例如,前文提到研究出微生物固碳、生产可用化合物的团队,来自南京食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放弃了稳定的重点高校教职,投身到创业研发ccus技术中。...最终入选的30个项目团队,探索的方向可谓脑洞大开— —有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如何从空气里直接捕捉二氧化碳(dac技术方案);有的团队,已经探索出用固碳微生物“吃掉”二氧化碳、代谢出可以“变废为宝”的化合物
新希望在消纳地发展种植,进行生物固碳大众汽车安徽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meb工厂,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本项目将产生的经核证减排量的最终承购商;大众能源公司及大众气候合作伙伴将负责实施相关的融资和开发服务
通过组合绿电制氢和捕集二氧化碳,探索开展二氧化碳制甲醇工程化研究,并上溯技术研发、设计、制造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下延碳基新材料、甲醇燃料电池、新型绿色化工、多元电力智能调控等行业,同时辅以微藻生物固碳等技术为主的高附加值经济产品制造
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煤与共伴生资源共采、煤炭高效燃烧发电、新型煤化工、洁净高效转化、生物固碳和化学固碳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工艺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鼓励水泥企业应用替代燃料技术,利用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和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煤炭。
围绕清洁低碳能源、生物固碳、零碳工业等领域,布局(重组)建设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他方面,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生物质能,积极推进沼气发电项目建设,统筹布局垃圾焚烧电站项目。因地制宜加强水能利用,科学推进抽水蓄能开发。
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5.实施生物减排固碳工程。探索建材木竹替代,推进优质木竹资源定向培育和利用,提高生物固碳效率。...“十四五”期间,完成森林抚育22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完成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7万亩。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3.实施森林增效固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