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2024年广州供电局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集成与主动支撑电网关键技术项目中标公告》发布。...根据公告,标的1: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综合利用与示范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试制,中标人为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的2: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综合利用与示范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试制,中标人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天津滨海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示范工程打造了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赋能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典范,提升了能源电力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水平。...11月7日获悉,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发布能源数字化示范工程项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联合承担的“天津滨海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示范工程”入选。
来自电机系、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一系两院一室”)的吴文传、陆超、程林、高峰、陈颖、吕岚春、张树贵、管伟、彭丽莎等参与访问。
金强表示,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等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配电网已具备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部要素,为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奠定物质基础,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
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双高”的电力特征都是由于新能源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电力系统带来的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要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适应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的转变。
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秀洲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国网嘉兴新能源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入选全国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秀洲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国网嘉兴新能源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入选全国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
开展燃烧炉及炉体结构优化节能技术开发。大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加快页岩气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开展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加快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示范。
5月25日获悉,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支撑能源互联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自主可控装备”项目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的鉴定。...,为构建能源互联网打下了基础,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5月25日获悉,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支撑能源互联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自主可控装备”项目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的鉴定。...,为构建能源互联网打下了基础,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能传媒集团《中国电业与能源》记者特别邀请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肖晋宇3位能源行业专家学者
通过开展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应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应用、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应用、推进储能支撑能源互联网应用等不同技术路径和场景的应用示范,不断探索技术创新方向。
3月28日,国网天津电力参与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新型城镇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于2018年7月启动,由南瑞集团牵头承担。...针对新型城镇多种能源、不同类型用户接入与管控需求,研发交直流双向变换装置、即插即用型储能变流器等四类关键装置,部署能源互联网综合管控与服务平台,对能源互联网综合规划、多能流运行优化、能源交易、技术经济评价等关键技术进行应用验证
天津电力互联网部技术处处长郑剑向记者介绍,天津电力承担“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成覆盖公司内外网的企业级物联管理平...加强电网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互联网智慧化程度,形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天津范式’。”上述发展部人士介绍。
天津电力互联网部技术处处长郑剑向记者介绍,天津电力承担“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成覆盖公司内外网的企业级物联管理...加强电网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互联网智慧化程度,形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天津范式’。”上述发展部人士介绍。
双方围绕泛在电力互联网、新能源电力系统、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着力突破能源电力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未来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协同开展高端人才的培养、重大发展战略研究等,将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煤炭探明资源储量291.7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278.34亿吨;石油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3.83亿吨,全国排名第4;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581.05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3。...;全国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1287亿千瓦,其中我省95亿千瓦,全国排名第5,开发利用空间巨大。
以构建互联互保的长三角一体化主干能源互联网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微网为目标,研发能源清洁化利用关键技术、城市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和城市能源系统集成技术,支撑能源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可持续安全供应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76位院士、教授、知名学者开展主旨演讲,围绕“电力系统主动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题,把握电力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点,共同交流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亟需运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建成感知设备敏捷联接、实时业务高效处理、数据融合优化服务、高级应用智能协同的数字化运行体系,构建以能源互联网为纽带的新型生产关系,有效支撑水火风光互补互济、“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辨析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内涵、关键技术等。...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直流研究中心参与了工程系统规划、架构设计、工程专题、核心技术研究、关键设备研发,突破了柔性直流配电网成套设计技术,自主创新研发了多套±10kv直流核心装备,包括三端口直流断路器、
目前实验室已具备480千瓦非车载充电机和63安培单三相交流充电桩检测能力,形成了6大类典型场景和多种技术评价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在高端对话研讨期间,由7位特邀专家进行主题演讲,王小君作题为《配电网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演讲,丁保迪作题为《城市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的演讲,金翼作题为《碳达峰场景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研判》的演讲,陈永权作题为
智能巡检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智能配电设备发展与应用案例分析1. 配电设备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2. 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与示范项目3. 电力大数据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4.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设方案介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