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湄洲岛,位于海峡西岸中部的湄洲湾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嵌于万顷碧波之中,素有“南国蓬莱”之美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湄洲岛周边风电、光伏发电资源丰富。...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围绕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海岛应急能力提升等课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共同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海岛电力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形成高效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及安全可信的治理体系,打造海峡西岸元宇宙产业高地。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地形地貌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类似盆地,地势南高北低,生态系统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这个天然良港是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交汇点,也是福建电力系统南北交汇的十字路口。...从地图上看,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中间形成一条北窄南宽的狭长通道——台湾海峡。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让福建成为全国海上风电最富集的区域,也是项目落地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
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连接福建、广东两省的电力大动脉——闽粤联网工程自2022年9月投运以来,一直保持平稳运行,累计输送电量已超50亿千瓦时,其中,福建向广东输送30.2亿千瓦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首次公示,福州市将依托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福建大东海实业、吴钢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福州市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打造海峡西岸绿色钢铁千亿集群
2023年,该工程累计互送电量超38亿千瓦时,超额完成送电计划,促进了闽粤两地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该平台位于福建莆田南日岛以东7公里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北部,风场水深37米,由漂浮式风机和养殖网箱组成,包括漂浮式平台、风力发电机、养殖系统和系泊锚固系统等。
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广东、福建两省实现电力互补互济、调剂余缺,极大助力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章 城乡发展概况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北依省会福州市,南靠闽南“金三角”,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其中广东输送福建5.66亿千瓦时,福建输送广东4.81亿千瓦时,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闽粤联网工程对于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一、重要意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由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线网构成,包括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
一、重要意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由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线网构成,包括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
特别是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受“狭管效应”影响,海上年平均风速每秒可达9米左右,海上风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处于前列。此外,福建省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的区位优势。
该项目位于莆田市南日岛以东 0~7km 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北部,属侵蚀和堆积型地貌形态为主要形式的海底岸坡地貌,机位水深约35.7m,靠近南日岛北侧岸线。
工程显著增强了两省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将更好地助力闽粤两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他表示,工程竣工投产对优化电网结构和能源资源配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将有力促进福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扩大广东发展清洁能源的空间。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闽粤联网工程是“十四五”规划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对于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闽粤联网工程是“十四五”规划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工程,对于促进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位于莆田市南日岛以东 0~7km 海域,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中北部,属侵蚀和堆积型地貌形态为主要形式的海底岸坡地貌,机位水深约35.7m,靠近南日岛北侧岸线。
工程建成后将推进两省电力余缺互济,福建富余电力可送至广东,缓解广东的季节性供电紧张状况,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福建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优势,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合作发展
重点推进黄渤海区、长三角区、海峡西岸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区、南海岛礁区等的美丽海湾示范建设,探索增强气候韧性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