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要求工商业用户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按照电力市场价格购电,通过市场交易在
不过因为目录电价较低,归属于电网的这些不足以覆盖供电成本,所以会从工商业用户那里收取交叉补贴,这也是为何现在工商业用户每度电所交的输配电价中包含了基期交叉补贴这一项。
(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21年1093号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对工商业用户的到户分时电价做出了要求,通过灵活调节分时时段,设置尖峰和深谷时段,拉大峰谷差等方式来增加用户对于电价的需求弹性
3.用户端:工商业电价短期平稳,长期趋降居民农业不受影响:仍执行目录电价,改革首年工商业电价预计持平,新能源富集地区或微降。
能源供给安全与电力市场很久之前,我在给一位做投资的朋友解释为何国家要抛弃工商业目录电价,推进电力交易时,用的理由更多是破除垄断,引入竞争才能避免低效的资源利用和日渐退化的服务质量等等。...其它大多数省份的用户依然执行定死的目录电价,而火电虽然参与了中长期交易,但拿到的可能是比目录电价还要更低的价格,这是当年中长期交易下浮价差定价所规定的。
1439号文同时取消了存在已久的工商业目录电价,取而代之的就是每月发布的电网代理购电价格表。...彼时,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工商业用户不论是数量还是电量上看都不多,广大用户也因为常年按照目录电价缴纳电费,一时半会儿难以适应更为复杂的电力交易。
目前我国的居民用电采用目录电价,电价波动较小,户储发展空间暂时不大。...如果将来居民电价也市场化,考虑到我国对制造业的重视,初步判断居民用电与工商业用电之间仍会保持量级的差距,从而使户储与工商业储能在规模上形成量级的差距。
政策溯源 追溯电网代理购电价格的形成规则,要到3年前也就是2021年末。彼时1439号文取消了计划性质的目录电价,拉开了工商业用户全面入市的序幕。...价格的形成 在每个月公布的代理购电价格表,我们可以获知代理采购的工商业电量。还可以继续再细分,非市场化部分的电量和市场化交易的电量。
居民和农业这些保障性供电,依然执行目录电价,而且整体到户电价较工商业用电较低。这些电量现在仍然属于优先购电的范畴,也同样匹配了优先发电量。...若某月优先发电量有剩余,那么可以将这部分电量匹配给电网代理的工商业用户,或者全体工商业用户共同分摊。
大电网和增量配电网共同承担着向终端用户供电的责任,这些用户不仅包含工商业用户,而且还包含了一些居民和农业用户。(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二者既然承担了同样的责任,理应拥有收取费用的平等权利。...因为收取终端用户依据的是终端的表计数据,所以这个过网的电量并不包含损耗,而且执行目录电价的居民和农业用户也并不能提供这部分差额。
电压等级用于对照输配电价,用电性质虽然在电价的角度上看都是工商业用户,但因为电网公司内部核算、功率预测以及有序用电等业务的要求,还在按照更为细致的分类进行划分,包含普通工业,大工业,一般工商业,非居民照明等类型
这里面存在两个交叉补贴,第一个是工商业用户对于居民和农业用户损耗电量的承担,后者因为执行目录电价,且结算电量是末端表计电量,所以其用电所产生的电网线损电量是由工商业用户承担的。
不过这么看岂不是开了历史的倒车,这不就是当初目录电价时代,大电网统购统销模式下的购销差决定电网收入么?那么每个监管周期核定出来的输配电价到底还有何作用呢?...拆解下 “增量配电网用户”的电费单,与普通工商业用户并无大异,上行缴费上网电价暂按同期电网代理购电价格;输配电价按照省级电网公司本监管周期公布的对应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收取;上网线损费、系统运行费和代征代缴基金同样参照当月代理购电价格表
居民和农业用户执行目录电价,工商业用户按市场规则形成当月到户电价。居中的增量配电网,像大电网一样,承担着域内全部电力用户应缴电费的收取责任,同时也根据交易中心同步的交易信息进行交易部分电量的结算。
(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这个电价主要是针对工商业和居民用户的到户电价,基本是以工商业电价五部分构成,工商业分时电价和居民电价三块内容进行介绍的。
比如在浙江,当21年1439号文取消目录电价,全面推进市场化交易时,彼时浙江的大部分工商业用户早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参与了市场化交易,享受了低于目录电价的市场化价格。
对于电力用户,固定的工商业目录电价已经取消,改为“随行就市”的购电模式。...电力用户的电价构成在不断细化,按照发改价格〔2023〕526号文件要求,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但在第三监管周期,全国工商业用户开始同价,有些地区的商业用户因为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差较大,所以商业楼宇更适合执行两部制电价,因此也多了基本电费。
工商业用户将于2025年起开始同价,目前在过渡期,昌都市工商业用户执行自身的目录电价。...西藏自治区隶属于国电电网公司供电范围,也是目前两网区域内唯一的全部用户依然执行目录电价的区域。
而国家于2018年和2019年分两年,每年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当时就是直接目录电价上的到户电价直降。...对于商户类型,其上级的物业公司属于一般工商业用电,大部分执行的都是单一制电价即仅涉及到电量电费(暂不考虑力调电费)。
在电力市场化路径下,2021年所有工商业用户已参与电力交易市场、不再执行政府目录电价,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未来越来越多用户有自主选择“绿电”和“非绿电”的权利。
电力用户按用电性质进行分类,在国家第三监管周期内,已经被划归成三类,分别是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用户。前两者依然执行目录电价,后者开始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对于之后再发布的目录电价表,如果用目录电价反推这个顺价公式,那么不论是两部制,还是单一制,应该都是适用的。
在我国,用电用户的类型已经在输配电价第三监管周期内被划分为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用户三类。(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前两者依旧执行目录电价,属于计划性质,也是保障性用电。
10月份1439号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交易文件发布,目录电价取消,鼓励工商业企业进入市场参与交易。而这个电力市场好似一个大口袋,许进不许出,当然这个不许出并不是政策强制,而是经济上的锁死退路。
以往综合能源系统以工商业目录电价为输入,用电成本较为固定;现在演变为中长期交易电价,据调研,用户普遍表示用电成本有所抬高;未来将逐步接受现货电价,考虑到现货市场日前、实时出清电价波动大,用电成本将可高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