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尾流控制的风电场整体提效改造方案具备在风电场广泛推广应用的条件,对于提升风电场发电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提高风电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风电场导致下游风速变慢?对于风尾流的影响,以及其影响是不是被低估,业界看法出现了明显分歧。...行业将受益于更高的发电精度、更好的风电场布局和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尾流影响。二是从精准建模技术中学习。
《公示》内容显示,该风电场理论年发电量为396977万 kwh,设计年发电量360350万 kwh,年上网电量270263万 k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3387h,平均尾流影响折减系数为9.23%,容量系数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中广核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告》。...公告显示,中广核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场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陆岸70km,场址面积约147.3km,水深在47~52m之间。
深圳能源太仆寺旗风电场(华北区域发电小时数第一)深圳能源太仆寺旗风电场共安装50台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4.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布机和尾流模型控制,可克服规模化开发带来的尾流问题,提升发电量2%。二是好机组。东方风电“大基地”陆上风电机组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电网友好性等显著技术优势。
session 1:创新测风及风资源分析技术研发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能研究院风资源技术总监王海斌作《基于新质生产力下的风电场精细化测风》报告。...自2018年起,风能专业委员会连续举办风资源技术论坛、风资源精细化论坛等活动,就折减系数、尾流、低风速、沙戈荒、大基地、深海漂浮式、千乡万村等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成效显著,促进了风资源领域技术交流
正值新能源分公司大发展之年,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基建人员严重缺员的情况,面临新建风电场抢发电量的目标紧、任务重。身处红阳风电场的他,自告奋勇的推荐自己前往枫香风电场支援,为公司的发展作出微薄的奉献。
环境湍流低是“沙戈荒”地区风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型风电场的尾流问题一直是困扰风资源前期评估的痛点。...金风科技风资源技术团队开发的自动排布优化软件,能够针对大型风电场的机位排布进行自动寻优,控制“沙戈荒”基地项目尾流损失,显著提升全场发电量。
8月20日风光储运行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利用风光储基地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展示与辅助决策平台对风电场风电机群进行状态监测,并及时进行反馈。...为进一步提升风光储基地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水平,国网冀北电力于2022年开发应用风光储基地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展示与辅助决策平台,可实现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尾流偏航优化、缺陷自动预警等功能。
我们现在整个智慧风电产品目标,发电量的提升还有运维成本,围绕这两块,最终为了实现风电场度电成本降低,这是我们整个产品目标。但是我们整个系统大概分成几块。...区间穿越比如在永城风场配置柔塔,共振区为运行功率范围,因功率调度频发,出现共振,我们这个区间穿越功能上线,全场功率稳定响应调度,机组给定不再落入共振区间,减少共振次数,使风电场运行达到最优效果。
话题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老旧风电场的问题,第二个提质增效的方案,基于我们公司现在开发的产品来提的一些提质增效方案以及经典案例的分享。...以下为发言全文: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探讨的问题是老旧风电场提质增效的方案和探讨,在探讨开始之前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和我们公司的产品线。
10月18日,在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上,运达股份正式发布两款风资源评估的产品——“运风”风资源计算评估公共服务云平台和“驭能”风电场宏观选址规划软件。...功能总览资源图谱展示自动布机移动踏勘作为运达股份在风电场选址、资源勘测方面的技术力作,运达股份的宏观选址平台“驭能”和微观选址平台“运风”一起,以更丰富、更全面的高阶功能、更准确的数据、更加多元的形式,
cfd数值模拟通过与尾流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复杂山地地形下风电场流场的一体化仿真,助力风电场选址与风资源评估。...展会期间,电气风电于e1-b06展台举办了包含技术宣讲、新品发布以及合作签约仪式在内的精彩纷呈的展台活动。我国山区风力资源丰富,资源禀赋较好,但山地地形复杂,给风电场选址带来不小的挑战。
,积极推进低风速区域风电机组应用,风电场平均尾流损失宜控制在8%以下。...开展风电以大代小工程,鼓励对单机容量小于1.5兆瓦或运行15年以上的风电场,进行系统升级优化改造。
作为项目的主要成员之一,运达股份积极投入研发力量,开发了自己的场控设计软件,实现了风电机组间联动仿真,从而进行全场的尾流预测、载荷预测及发电量预测;基于风电机组发电量和载荷迭代寻优实现风电场尾流协同控制
本风电场工程拟安装37台单机容量为5.0mw的wtg200-5.0mw型风力发电机组,平均尾流影响修正系数为4.2%;除尾流和空气密度折减影响后,风电场综合折减系数为75%。
通过与某实际项目运行数据对比,“运风”的大规模风场模型对尾流损失的评估误差仅为1%!一起来看看,如此精准的风电场尾流,“运风”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未来,运达股份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进尾流评估技术,推广应用场景,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提升风能利用效率和风电场收益,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小时的储能设备,可以节约储能占地征地成本,增加风电场站投资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储能与新能源发电最优经济联动运行。...(三)新业务在储能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首次中标外部储能订单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工程配套储能系统,该项目是公司创新推出的定制化“一机一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为每台风电机组配置装机容量6%
探寻微观选址未来通过对“运风”平台的风电项目风资源计算、大规模风电场尾流效应计算、基于概率的发电量计算、噪声与光影效应计算等模块进行全面评估和严格审查,鉴衡认证认定其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计算结果高度准确,可为风电场微观选址阶段的风资源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5、运行在项目建成之后,通过微选复核验证、风机性能分析、机组适应性分析、地形评级、机舱气象数据分析等维度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后评估,发掘风电场潜在发电量,为后续通过技改或管理方式提高风电场发电量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
从海上风电的用海特征来看,“海上风电+”模式的融合发展是海上风电开发的必然。海上风电场因尾流效应,每台风机之间须保持一定距离,这使得海上风电场需要占用更大的海域空间。
除了直接影响区域之外,风电场还存在间接性用地需求。为避免尾流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风电机组的分布密度相对稀疏。在分散排列的风电机组之间,许多区域属于“闲置”状态。
量化尾流对发电量和载荷的影响,整场机组联动运行,通过运用公司自主开发的大规模风电场尾流模型,进行智能尾流协同控制,使风机载荷水平改善5%以上,发电量提升3%以上。
经济性方面,以100万千瓦的粤东风电场为例,myse18.x-28x机组与目前市场13+mw级别机组相比,可减少18个机位数量,单位千瓦工程造价降低约800~1000元/kw。...该风电机组采用全息感知mpc技术和数字孪生dtc技术,可实现激光雷达感知超1000米、摄像头感知超600米,从而使测量数据更精确,机组更安全。基于场群尾流wmc控制技术,整场风机发电量可提升3%。
经济性方面,以100万千瓦的粤东风电场为例,myse18.x-28x机组与目前市场13+mw级别机组相比,可减少18个机位数量,单位千瓦工程造价降低约800~1000元/kw。...该风电机组采用全息感知mpc技术和数字孪生dtc技术,可实现激光雷达感知超1000米、摄像头感知超600米,从而使测量数据更精确,机组更安全。基于场群尾流wmc控制技术,整场风机发电量可提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