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处于传统用煤淡季,叠加中下游库存高企,市场整体活跃度偏低,燃煤电厂多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冶金及化工等非电行业释放少量补库需求,中高热值煤种销售尚可,个别煤矿价格小幅上调,多数煤矿销售情况不佳,现货价格整体延续弱势运行
对于后市预期,由于港口煤价已跌破接近长协,部分煤种跌破进口,引发部分电厂询货增多;叠加非电行业需求对煤价仍有刚性支撑,煤价短期内难以大幅下跌。预计四月上旬,煤价延续区间内小幅震荡走势。
2025年两会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非电行业煤炭需求呈逐步恢复态势,但要恢复到以往的高水平可能性不大,且各行业恢复速度和程度并非同步,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进入3月后,季节性用煤需求回落,电厂日耗下滑,非电行业采购乏力,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淡季。港口去库节奏缓慢,全国港口煤炭库存激增。现货市场价格全面跌破年度长协价,多数贸易商对后市煤价看空心态较强。
近期煤电企业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非电行业仅保持少量刚需采购,站台和国有集团外购价格继续下调,贸易商和市场参与者观望情绪较浓,市场交易氛围冷清,现货价格持续小幅下降。...根据中电联燃料统计数据,本期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减少5.8%,同比减少4.1%。日均供热量环比减少16.6%,同比增长20.3%。
非电行业同样需求不振,今年1-2月份,生铁、水泥产量均为负增长,对煤炭消费形成拖累。...尽管“金三银四”期间,非电行业开工率有所提升;但由于钢焦、建材行业仍面临需求不足等问题,煤炭消费支撑力度很弱,增量规模远不足以填补民用电淡季的煤炭减量。
再次,非电行业方面,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虽边际改善,但受基建项目推进迟缓,叠加焦钢企业限产等因素影响,采购市场煤增量不多。...供暖季临近结束,电厂日耗回落,且机组检修较多;非电行业中,仅化工、冶金等行业维持刚需,水泥复产率不足,现货补库乏力,市场仍处震荡筑底阶段。
暖冬气候使得电厂日耗并未拉高,电煤需求疲软,而非电行业又恰逢淡季;进入三月份,取暖季即将过去,但非电行业又迟迟没有发力,市场需求明显不足。
若非电行业迟迟不能发力,叠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挤占进一步扩大的话,三四月份的煤价下行趋势或将延续。
需求方面,下游复工及基建开工,工业原料用煤需求复苏,电厂负荷增加,电煤日耗及非电行业耗煤也有提升。
终端暂不具备大规模采购国内煤炭的动力,短期行情的改善或仅为阶段性表现,后续走势需观察电厂日耗变化、非电行业采购情况,以及各方库存去化情况。
随着企业复工和基建加码,非电行业耗煤量有所提升;但天气转暖后,民用电负荷回落,与非电需求将形成一跌一涨趋势,造成终端现货采买主动性依然不强。
非电行业既消耗煤炭,还增加了耗电量,若建材、冶金等非电行业迟迟不振,采购积极性依然偏低的话,环渤海港口高位去化缓慢;在长协大量积压,叠加进口煤数量依然偏高的情况下,贸易商仍会继续以低价出货为主,成交重心会再次滞涨下移
其次,部分电厂对三月份合同持续压价,并减量采购,而冶金、化工等非电行业维持按需采购。再次,在缺乏需求支撑的情况下,下游派船不积极。
在非电行业方面,2024年除尘企业受制于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景气度不足的影响,除尘业务有较大的减少或被推迟;尽管在超低排放政策驱动下,包含除尘的大气类业务后续市场仍较大,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非电行业的复产复工,工业用电负荷提高较快,电厂日耗加快回升。与此同时,乌局、呼局开展铁路运费下浮,叠加产地煤价下调,发运户请车积极,发至港口煤炭数量增加。...若行业供给可以有序释放,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向好,煤价有望止跌回升。
后期基建加码投资,开工率上升会,将带动钢铁、建材等非电行业的煤炭消费增加,水泥、沥青、挖掘机为代表的基建大概率会有所改善。
对于后市预期,市场成交较为冷清,短期内煤价将弱势下行,何时止跌反弹,主要关注环渤海港口去库和非电行业采购情况。...在终端电厂库存高企、市场看空氛围浓厚的大背景下,下游采购态度较为消极;同时,非电行业复苏进度不如预期,购煤需求亦释放有限,市场交易情况延续清冷之势。
需求方面,非电行业刚需略有恢复,但电厂库存居高不下,对保供和长协煤拉运均不积极,导致下游整体需求表现一般,港口煤炭周转缓慢,煤价承压下行。...非电行业需求低迷,进一步抑制了采购需求,煤价仍有下跌空间。今年,国内产量释放中规中矩,煤炭进口源源不断,而下游需求却不及预期。
由于资金到位情况不理想,建筑施工行业复工进程缓慢,水泥、钢材等建材的消费增长有限,进而导致非电行业对煤炭采购量同样处于低位。对于后市预期,市场参与者众说纷纭。
上下游库存高企,天气逐渐回暖,电厂日耗继续提升的空间不大;加之非电行业开工缓慢,水泥、钢材、建材等行业的消费增长有限,终端“买涨不买落”,采购态度偏于谨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需求的进一步回升,非电行业的备煤需求有望逐渐增加,这也为市场阶段性的反弹创造机会。大型电厂全力兑现内贸长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贸煤炭过剩问题,内贸煤价或将缓慢止跌。
其次,非电行业复工缓慢,需求偏弱,效益不乐观。...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需求回升,非电行业的备煤需求有望逐渐回归;叠加煤价跌破成本线,部分用户抄底囤货,促使市场在春季后半程迎来阶段性反弹行情。预计港口煤价跌至700元/吨左右之后,会暂时歇歇脚。
现阶段,煤炭淡季特征明显,部分电厂即将展开春季机组检修,若非电行业迟迟不爆发的话,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就会加大,后续煤价或将继续承压下行。
但市场需求恢复偏缓,下游用户采购积极性不佳,终端电厂以拉运长协为主,非电行业保持零星刚需采购。贸易商及煤厂观望情绪又起,操作心态谨慎,市场煤需求冷清。
从天气来看,华东、华中地区气温回升至零摄氏度以上,极端恶劣天气减少,民用电支撑力度不足;后续终端采购能否提升,主要关注电厂日耗恢复程度和非电行业复产情况。
尽管元宵节过后,非电行业开工率提高,但实际需求却是不温不火,买家还盘的时候还拼命压价,逼迫贸易商们继续下调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