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积极因素积累,部分地区高温到来,电厂日耗迅速拉起,“迎峰度夏”到来之前有备煤需求,将支撑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煤价终于在昨日迎来止跌企稳,市场炒作预期增强,但也有社会高库存难以去化、清洁能源发力及经济正在恢复期等多种不利因素,预计难以出现大规模需求释放,煤价止跌后,前景难料!
(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作者:吴婧琳)
市场利好因素如下:首先,政策调控逐步加强。近期产地安全环保检查趋严,叠加市场低迷,促使主产区产量缩减。上级要求下游电厂提高长协兑现履约率,增派车船拉煤,提高电厂库存;同时,减少进口采购,尽量多采购国内煤,从而压低环渤海港口库存。其次,关税风波缓解。对等关税谈判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在关税、磋商机制等核心议题上达成实质性共识。随着关税问题出现阶段性缓和,国内出口贸易显著改善;在90天暂缓期内,“抢出口”行为明显,工业用电预期改善,煤炭消费逐步回升。再次,“迎峰度夏”备煤期到来。补空单需求陆续释放,大部分电厂机组检修结束,进入正常发电状态,华东地区进入22-33摄氏度的夏季模式,空调负荷拉起。随着天气转热,电厂日耗上行,沿海八省电厂日耗顺利突破180万吨之后,向190万吨挺进。此外,进口煤价格优势不明显,“迎峰度夏”备煤需求释放,部分电厂有改善煤种结构诉求,开始着手采购国内市场煤,环渤海港口后续预报船舶增多。第四,市场抵抗情绪增强。市场煤价格持续下行,煤价较年初下跌了150元/吨,较月初下跌39元/吨。目前,已跌破部分老牌矿井的边际成本,露天煤矿利润也在减少;而市场户发运持续倒挂之下,很多贸易商“集体躺平”,丧失信心,保持观望,尽可能减少业务量甚至暂停业务。环渤海港口适合交割的货源越来越少,上周开始,为配合疏港,大秦线发运量也有所减少,市场供求矛盾逐渐缓解,场地有货的贸易商抵抗性情绪升温;叠加政策调控发力,报价逐渐转稳。
利空因素,首先,市场供需宽松局面短期难改。环渤海港口按实际需求提报“接车菜单”,叠加贸易商发运不积极,集港量下行,去库加快;但目前的环渤海港口库存依然较去年同期高618万吨,尤其秦皇岛和京唐港36-40#泊位合计存煤较去年同期高415万吨。其次,华南地区水电进入发电旺季,且六月中旬将迎来梅雨季节,民用电负荷将再次转淡。再次,非电行业需求韧性不强,仅按需采购,对市场煤需求并不旺盛;而北方即将在六月中下旬迎来高温,降量水增多,暴晒之下的蒙煤易自燃,贸易商仍有较大的出货压力。
原标题:市场或迎拐点 煤价止跌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