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公告,天津港保税区新增11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市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化永利”)、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等。至此,保税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市级绿色工厂53家,绿色制造标杆队伍持续壮大,为区域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要求在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及能源低碳化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此次获评的11家企业涵盖石化、机械、食品、电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均在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化行业)通过二氧化碳废气回收及“汽改电”项目,年减排超33万吨二氧化碳;天津海河乳品有限公司(食品行业)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乳制品生产全流程低碳化;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制造业)建成尾气发电系统,打造非公路轮胎“智慧工厂”,预计年产能40万条;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高端制造)采用智能化生产模式,降低能耗20%以上。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持续坚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服务区域工业制造业企业走节能低碳发展道路,保税区此次绿色制造获评企业覆盖机械、轻工、石化、钢铁、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保税区绿色制造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提升53.2%,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57.5%,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66%,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企业占比超七成 。
与此同时,天津港保税区持续加速构建“零碳园区+绿色工厂”双轮驱动模式,目前已培育8家“零碳”工厂试点企业。其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启动建设,聚焦退役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临港控股成功发行天津首单地方国企美元绿色债券,募资4100万美元,重点支持区域绿色基建与产业升级;临港风光伏绿电项目加速推进,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占比。
天津港保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六到”服务机制,通过政策宣导、资金激励等方式,推动更多企业加入绿色制造梯队,提升产业含“新”量、含“绿”量,力争到2026年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工厂全覆盖,助力天津打造全国工业低碳转型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