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2024年度》四份报告。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聚势绿能新篇,共启未来征程”。水电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昇致欢迎辞。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王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斯西科·拉·卡梅拉在大会致辞。水电总院副院长赵增海、总工程师赵全胜,副院长余波、张益国分别对四本报告进行发布。发布会由水电总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易跃春主持。
李昇院长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对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为行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水电总院始终秉持初心,在能源领域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市场各方创造绿色价值。本年度发布的四份报告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了我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成就与脉络,全方位解析了产业建设、造价管理、质量管控等关键领域的发展特征与演进趋势。未来,水电总院将与业界同仁携手并肩,同心协力,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万劲松副局长的致辞系统回顾了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指出,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增3.7亿千瓦,全球占比超过六成。第一批“沙戈荒”基地基本建成投产,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试点实施。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N型电池基本完成市场主流电池技术迭代,“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制氢等示范项目陆续落地。《能源法》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加快推进,绿证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跑出新速度、重大建设迈入新阶段、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机制改革注入新活力。他希望全行业在今年及“十五五”期间,要主动适应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推动集成发展,建立适应新能源发电特点的产业体系。要做好近期发布的系列政策文件的研究学习和贯彻落实,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王小军副总经理对四份报告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指出,党中央提出“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电建充分发挥能源电力骨干央企作用,科学有序推进重大项目规划、勘测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建设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重大项目,牵头组建建筑央企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流域梯级清洁能源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积极投身“双碳”战略伟大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电建力量。
张宗亮院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本次发布的四份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核心部件自主可控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水平。四份报告清晰勾勒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也分析预测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前沿发展趋势,将为政策制定、投资决策、科研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为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合作办公室执行单位,水电总院的报告发布受到国际能源领域高度关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先生向大会视频致辞。指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增长,其中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量在全球占比接近64%。可再生能源转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大势所趋。IRENA愿继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国合作,共同推进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全球能源转型。
报告发布受到国内各方高度关注。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非盟驻华大使奥斯曼、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小军、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汪拥军、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主任陈涛、生态环境部二级巡视员唐亚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潘红星、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徐欣、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熊敏峰、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共同发布四份报告。
作为国家级能源高端智库,水电总院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的使命担当,深刻洞悉行业发展脉络和趋势走向,已连续9年编制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多维度推出系列智库产品,包括连续4年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连续2年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今年首创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本次发布的四份报告,全方位、系统性地梳理2024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景信息,以详实的数据、科学的分析、前瞻的视角,深度剖析行业现状,精准把脉未来趋势,为行业发展贡献了智库力量。
益国副院长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立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考虑可再生能源多元协同和融合发展趋势,从资源、开发、建设、利用、产业技术、政策要点、国际合作等维度,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地分析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发展进行展望。赵增海副院长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面向“十四五”以来抽水蓄能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行业整体发展状况,从站点资源、发展现状、政策体系、前期工作等十个方面介绍了2024年抽水蓄能取得的新成效,对未来抽水蓄能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赵全胜总工程师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重点对抽水蓄能电站、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工程等热点领域造价水平进行研究,并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的造价情况进行分析。余波副院长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2024年度》以2024年新开工项目和截至2024年底在监项目为基础,系统梳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建设质量现状,阐述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技术创新与建设质量风险点,提出进一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监管、行业规范及企业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当前,我国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面临新的系统性挑战,还需要全行业以系统思维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以全局视野完善产业生态,共同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国家节能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欧盟驻华代表团、英国驻华使馆、丹麦驻华使馆、荷兰驻华使馆、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气候组织、世界资源研究所;各省(市、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部分派出机构、智库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主要开发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企业等多家单位和代表,中央和行业媒体参加现场发布,新华网线上现场直播。
原标题:重磅关注 | 水电总院编制的四份可再生能源领域年度智库报告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