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其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2年6月,上海市印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正式启动现货试运行,目前已开展3次模拟试运行、2次调电试运行和2次结算试运行,实现发电侧总装机容量71%的机组参与市场和用电侧除居民、农业用户外基本全覆盖,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电力价格平稳。下一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进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运行工作,稳妥有序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市场。
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与电-碳市场衔接。碳市场建设方面。上海碳市场自2013年正式启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现已覆盖钢铁、石化、化工、汽车、航空、水运等诸多行业。“电-碳”协同方面。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了《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提出探索“电-碳”市场协同路径,不断完善绿电消费与上海市碳交易连接机制。
详情如下: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
张作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电-氢-碳协同促进传统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构建电-氢-碳协同的发展体系,实现电力、氢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的融合发展,对我市能源转型意义重大。您提出的电-氢-碳协同发展的建议具有高度前瞻性,对于强化我市新型能源体系支撑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委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工作,持续深化电-氢-碳协同建设,助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强化政策统筹协同
我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与部门协同。2022年,我委会同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沪发改高技〔2022〕54号),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提出构建“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空间布局,探索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等八大世界级特色应用场景,覆盖电力、交通、工业等多领域。依托新能源汽车、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已有的工作机制,建立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氢能产业发展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绿色甲醇、绿氨等氢基绿色燃料的快速发展,为氢能应用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为推动绿色燃料发展,助力我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我委与市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印发《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提出成立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专班,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建设的重大问题,持续提升绿色燃料加注服务能级,为绿色燃料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和政策环境。
二、关于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我市通过系统布局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技术路线研讨、平台建设和示范应用,促进电-氢-碳产业链协调创新:
一是开展技术路线研讨论证。我市聚焦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绿色甲醇、绿氨等领域,组织形成战略专家组,围绕绿色燃料颠覆性技术开展专题研讨与组织协调,形成关于推进绿色燃料颠覆性技术路线研究的报告,并持续推进绿色燃料重点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等工作。
二是积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支持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基地平台。同时,支持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认证基地、氢能储运技术及安全监控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示范。围绕氢能制储输用、CCUS等核心技术展开攻关与应用示范,建成了国内首套200kw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并实现示范运行,加快推进油脂无氢芳构化制SAF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探索二氧化碳电化学转化绿色燃料技术,推进“可再生合成燃料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和科研攻关。
三、关于电-氢-碳市场融合发展
上海氢能产业正处于市场培育与技术迭代的关键阶段,相关产品的市场应用规模尚需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逐步释放。基于氢能供需发展趋势,我市正前瞻性布局氢交易平台建设,未来将依托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建设与衔接基础,推动电-氢-碳协同发展。
一是探索氢交易平台建设。2024年9月,我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推进建设氢能、绿色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产品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都在积极推动这方面工作。
二是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我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华东能源监管局,组建了由市电力公司、交易中心、发电企业、研究机构组成的现货专班,开展规则编制和技术系统建设等各项工作。2022年6月,我市印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正式启动现货试运行,目前已开展3次模拟试运行、2次调电试运行和2次结算试运行,实现发电侧总装机容量71%的机组参与市场和用电侧除居民、农业用户外基本全覆盖,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电力价格平稳。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推进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运行工作,稳妥有序推动更多主体参与市场。
三是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与电-碳市场衔接。碳市场建设方面。上海碳市场自2013年正式启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现已覆盖钢铁、石化、化工、汽车、航空、水运等诸多行业。“电-碳”协同方面。我委牵头印发了《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提出探索“电-碳”市场协同路径,不断完善绿电消费与我市碳交易连接机制。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推进技术联合攻关,持续完善市场机制,推动电-氢-碳协同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我市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关心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