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电工程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更新至2023H2运行期,该指数是行业内第一套立足于全国各省市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差异,内涵丰富、符合系统发展观的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指数工具,对于为国家层面提供决策参考,为各地方政府层面提供横向比对,以及衡量全行业发展水平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中电工程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运行情况
中电工程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采用离差标准化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各省市指数值反应了各省市在运行期内的相对排名得分。指数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决定指数权重,由电力储能需求力、储能政策支持力、储能产业吸引力、储能创新驱动力等四个维度的分指数加权,得到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半年度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
指数以每半年为一个计期,覆盖时间自2022年起,其中2022年上半年(2022H1)为指标计算基期。本期2023H2运行期以截止2024年5月国家统计局、科技部、中电联、上市公司年报等官方和公开渠道最新公布的2023年统计数据为基准,计入31个省份当期新型储能发展指数运行模型。
本期2023H2运行期各省平均指数值为33.13,中位数指数值为34.52。
2022H1-2023H2中电工程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运行情况
2023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整体稳健增长,特色省市发展迅速。对比2023H1期与2023H2期全国各省市新型储能发展指数得分正态分布曲线图,2023H2正态分布曲线向右侧平移,指数得分平均值增大,2023H2期各省市得分较2023H1期平均值提升1.84,中位数水平提升5.52,全国新型储能产业保持增长态势;2023H2正态分布曲线较2023H1期更为平缓,各省市指数得分标准差扩大,2023H2期标准差较2023H1期标准差提省升0.62,各省市得分离散程度提升,其中特色省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
2023H1与2023H2期各省市指数得分正态分布曲线
2023H2运行期,内蒙古、新疆为代表的三北地区电力储能需求力全国领先,广东、江苏等电力大通道受端省份,电力储能需求力亦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3H2电力储能需求力指数值前10省市
2023H2电力储能需求力分级区域地图
2023H1运行期山东省在储能政策支持力指标上排名首位,江苏、河南紧随其后,排名靠前省市差距较小。2023H2运行期,受到各省市新型储能政策频出、储能电站收益提升(如江苏、内蒙古等地区)、部分省市电力现货市场首次结算试运行开启(如河北、宁夏、新疆等地区),部分省市分时电价政策调整(江苏、新疆等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储能政策支持力排名变化较大,江苏省目前位列全国第一。政策支持力指数的起伏反应了各省市在政策层面对新型储能产业强有力的支持和坚定的发展决心。
2023H2储能政策支持力指数值前10省市
2023H2储能政策支持力分级区域地图
广东省得益于自身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和产业规模效应强,2023H1与2023H2运行期在储能产业吸引力方面领先全国,浙江、江苏分列第2、第3位,全国前三排名没有变化,福建、上海超越北京紧随其后。
2023H2储能产业吸引力指数值前10省市
2023H2储能产业吸引力分级区域地图
储能创新驱动力在四大类指标中历次运行期变化最为频繁。指标值对各个省市新设示范工程、科创产出敏感,真实地反应了周期内各省市在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科研科创方面的表现与成果,2023H2储能创新驱动力指数江苏略微超越广东,其余全国各省市在储能科技创新层面亦竞争激烈,部分省市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开发力度较大(如河北、内蒙古、山东、湖北、湖南、四川、青海等地区),创新指数进步显著。
2023H2储能创新驱动力指数值前10省市
2023H2储能创新驱动力分级区域地图
全国各省市新型储能发展指数表现出的维度分指数差异,除了本身的资源禀赋以外,其背后的逻辑还包括各省市间发展路径的区别。
储能院根据各省市指数表现,考虑各地方资源禀赋与政策激励、产业营商与科技创新等维度之间的联动性,提出资源政策综合指标与产业创新综合指标:
资源政策综合指标与产业创新综合指标偏差值小于15%的省市具有综合发展的特点,代表省市有:广东、江苏、浙江等;
资源政策综合指标大于产业创新综合指标15%的省市发展路径主要依靠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特点,代表省市有: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产业创新综合指标大于资源政策综合指标15%的省市自身资源禀赋有限,发展路径主要通过产业与创新,代表省市有:北京、上海、福建等。
2023H2各省市发展路径比较
各省市2023H2新型储能指数如下(仅列举前10名):
原标题:更新发布!中国能建中电工程省级新型储能发展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