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co-Business报道:在两年前的COP28气候大会上,各国签署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部署增加三倍的承诺,这一宣布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媒体关注。当时,在东南亚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没有做出这一承诺,而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支持了这一协议。然而,该地区总体上并没有以科学家们所说的最低16.4%的速度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而这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全球目标所需的。
德国环境政策智库气候分析机构表示,脱碳承诺是自愿的,缺乏可执行性,影响有限。“尽管这些承诺为进展提供了一个基础,但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松散地整合进了国家自主贡献和国家政策。今年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是一个机会,让各国政府展示这些自愿承诺是否会真正推动雄心和行动,还是会作为政治和外交姿态被记住。”气候分析机构的气候和能源政策分析师托马斯·霍利说。
菲律宾:清洁能源部署滞后
尽管在过去的气候大会上签署了多项能源相关承诺,但根据气候分析机构的报告,菲律宾在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落后。该研究称,菲律宾是东南亚唯一一个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没有增加其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煤炭满足了该国大部分额外的电力需求,尽管有一个直到2019年才结束的上网电价(FIT)方案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采用。上网电价是一种政策,旨在通过为生产商提供高于市场价格的保证价格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常涉及长达20年的长期合同。然而,此后,政府放宽了能源投资限制,包括对能源项目的外国所有权限制,并引入了竞争性拍卖系统以吸引资金。菲律宾能源部(DOE)上个月发布了绿色能源拍卖计划(GEAP)第四轮的参考条款,招标10478兆瓦的太阳能、陆上风能和集成储能技术产能。继2月举行的上一次拍卖会之后,该拍卖会超额认购,至少增加了7530.89兆瓦的新可再生能源。
GEAP于2022年启动,旨在使菲律宾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采购过程更具竞争力。这是实现2008年可再生能源法案目标的政策之一,该法案旨在到2030年实现3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由于投资者兴趣增加,菲律宾目前有57吉瓦的潜在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并且在2023年该地区新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中投资金额最高,为17亿美元。如果这些项目中有四分之一能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菲律宾将与全球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承诺的目标一致,即增加三倍的可再生能源产能。
马来西亚和泰国:清洁能源项目有限
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在邻国中最为有限。截至2023年,马来西亚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为2吉瓦,而泰国为3吉瓦——是该地区最低的。尽管自2021年以来可再生能源投资激增,但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没有记录任何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增加的国家。气候分析机构的霍利告诉Eco-Business,因为建设需要长达三年的时间才能使产能增加到电网中,所以某一年的融资并不能立即转化为运营产能。然而,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吸引绿色投资并改善电网基础设施。其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包括一个新的目标,即到2035年实现40%的可再生能源安装产能,到2050年实现70%。这将包括到2050年安装59吉瓦的太阳能光伏产能。
今年年初,能源和自然资源部增加了住宅和商业工业用户的净计量配额,用于安装地面安装和漂浮式太阳能系统。马来西亚还最近引入了企业可再生能源供应计划,使企业能够直接从电网供应或购买清洁电力,并收取预定的系统接入费。可再生能源证书现在可在马来西亚绿色属性交易系统下进行交易,以进一步激励可再生能源的采用。
泰国一直试图通过财政激励措施推动其可再生能源扩张,但它面临着监管障碍,阻碍了投资。政府在2022年启动了一项新的上网电价方案,以及一个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净计费方案,目标是到2037年实现10吉瓦的屋顶太阳能光伏产能。招标延迟、法律纠纷和不明确的选择标准阻碍了进展。2022年风能采购过程因缺乏透明度而被起诉,暂时停止了项目签约。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受制于JETP
尽管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没有加入其区域邻国签署全球可再生能源承诺,但它们都有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旨在通过国际财政支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采用。然而,气候分析机构的研究人员表示,JETP强调贷款而不是赠款,以及在印度尼西亚的情况下,缺乏一个全面的框架来应对新的自备燃煤发电能力的激增,限制了它们推动电力部门脱碳的能力。
越南直到最近还是东南亚的可再生能源领导者,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经历了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显著激增。然而,2021年政府主导的可再生能源交易突然停止,伴随着政治打击,使绿色电力公司陷入了多年的僵局。大型可再生能源公司已经从越南市场撤回,也没有表示会回来。越南试图重新定位自己为清洁能源的领导者。本月,它正式批准了其电力发展计划的修订版本,到2030年分配1363亿美元以加强能源安全,使太阳能成为该国的主要能源,超过煤炭。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在能源转型方面面临重大障碍,因为它继续建造新的燃煤电厂,以支持离网工业活动。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拥有有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有限的新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投资,尽管其潜力巨大,气候分析机构的报告指出。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试图通过宣布所有化石燃料发电能力,包括燃煤电厂,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来提升该国的气候目标。然而,印度尼西亚的气候和能源部长公开表示,鉴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排放方面的差异,JETP和巴黎协定对印度尼西亚的相关性存在疑问。
尽管环境部重申了印度尼西亚对全球气候协定的承诺,但这些相互矛盾的声明反映了该国“关于气候融资的日益内部辩论”,该研究的作者说。“由于财政支持有限,印度尼西亚实施雄心勃勃的煤炭逐步淘汰和扩大可再生能源部署的能力仍然高度不确定,这可能会导致对化石燃料战略和能源转型优先事项的长期依赖,”报告中写道。
新加坡:唯一实现承诺的东南亚国家
尽管国土面积小且国内能源资源有限,新加坡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实现了全球可再生能源承诺所需的16%的年度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的国家。在其今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它重申了到2030年至少实现2吉瓦的太阳能安装产能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屋顶太阳能将覆盖3%的预计电力需求。
除了国内可再生能源的扩张,这个城市国家计划进口最多6吉瓦的低碳电力,其排放强度是当前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但至少比符合巴黎协定的基准高三倍。新加坡还在开发区域电网,以从邻近经济体获取低碳电力,如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力整合项目,该项目旨在进口最多100兆瓦的水电,以及一条连接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和新加坡的电缆,以部署最多20吉瓦的太阳能产能。
原标题:【观察】东南亚能否实现全球清洁能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