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举办,吸引了400+业内专家、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能源电力企业、燃料电池企业、车企、设计院、研究院、投融资企业代表参会。

协氢新能源受邀参会,凭借在氢能无人机和风冷氢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荣膺北极星杯“氢能行业影响力企业”称号。

大会期间,与会专家们对权威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政策解读、最新的项目开发建设案例展示、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对接及市场走向预测做了深入的探讨。

作为氢能应用领域的开拓者,协氢新能源早在2003年原创发明第一代两轮车用氢燃料电池,自主研发的风冷氢燃料电池系统以比功率领先、发电系统效率领先、材料利用率领先、氢气利用率领先等显著优势,成功攻克了传统氢燃料电池在场景应用中的技术瓶颈;

协氢风冷氢燃料电池以性能稳定,超长使用寿命以及成本优势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销售份额稳居行业首位;

而创新的氢能无人机解决方案,其长续航、大载重、快速加氢和零排放特性,更是在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实现了行业突破,开创了氢能无人机低空经济应用的新范式。

与传统的锂电无人机不同,协氢氢能无人机是以氢能源作为动力能源的无人机,核心优势在于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环保性能优越。
续航能力强
传统的锂电无人机受限于能量密度(约200-300Wh/kg),续航普遍低于30分钟,在实际作业场景中,每7-10分钟需换一次电池。而氢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锂电池的6倍以上,协氢氢能无人机续航可达3小时,续航里程可达135公里,减少电池更换频率,显著降低人力成本,能够解决锂电无人机覆盖半径短这一痛点。
载重量大
由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高,在提供相同动力的情况下,氢能无人机自重相对较轻。可以搭载更大的载荷,能够携带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在物流配送领域,氢能无人机可以运输较重的包裹,提高物流效率;在应急救援中,能够携带更多的救援物资到达灾害现场,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适应复杂环境能力强
环境适应性强,传统锂电池低温环境下,溶液电解质黏性变差、活性降低,锂离子迁移过程中速度放缓导致低温性能衰退,而氢燃料电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热,对温度敏感性较低。协氢氢能无人机在零下40°的环境中仍能稳定飞行,解决了锂电池无人机低温性能衰退的痛点。适用于严寒地区、严寒天气等多种复杂应用场景。
此次协氢新能源荣膺北极星杯“氢能行业影响力企业”称号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协氢新能源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业链合作,为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