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首页 > 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企业 > 正文

锂电巨头“跑路”,600亿不投了!

2025-04-22 16:26 来源:电池工业网 作者: 李雷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 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业HLI Green Power为中心,探索与印尼政府进行各种途径的合作。

据了解,HLI Green Power是LG新能源与现代汽车的合资公司,已于去年在印尼卡拉旺产业新城开设了首家年产能为10GWh电池厂,每年能够供应约15万辆现代和起亚电动汽车。

01核心市场“背刺”

2020年前,LG新能源还是意气风发的行业龙头。

当时,在全球市场中高歌猛进LG新能源不断在扩产和研发两方面大力投入,产能计划从当年的120GWh扩至2021年底的155GWh。

为了实现产业链配套,LG新能源和印尼政府还于当年年底签署了“印尼Grand Package”项目协议,涵盖了原材料采购、前驱体、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等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多项投资。

如今,面临重重挑战的LG新能源开始战略收缩。

该公司在今年年初表示,由于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计划将今年的资本支出削减高达30%,同时警告称,由于一些主要市场环境政策的变化,公司业绩的增长将放缓。

LG新能源CEO金东明也在发给高管和员工的“2025 年新年致辞”中透露:“我们已经开启危机管理体系,将重整旗鼓,再次向前。”

不到5年的时间,LG新能源发生了什么?

一方面,是来自欧美核心市场的“背刺”。

因本土需求量有限,LG新能源自诞生之初起便只能谋求海外布局。而在LG新能源全球市场份额中,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贡献不容忽视。

但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4年欧美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已从此前的36%大幅下降至略高于20%的水平,需求放缓的趋势十分明显。LG新能源也将美国电动汽车产量预期,从原先的20万~30万辆范围下调至20万~25万辆。

欧美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疲软对LG新能源造成了显著影响。2024年全年,LG新能源实现净利润3386亿韩元,比上年下降79.3%。全年营业利润为5754亿韩元,远低于2023年的2.16万亿韩元。

另一方面,是三元电池真实意义地“四处起火”

作为曾经的“全球一哥”,LG新能源以生产三元锂电池为主,但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的问题也为其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早在2020年,尚未分拆的LG化学就宣布在美国召回其部分Resu 10H家用型储能系统产品,原因是内部搭载的电芯存在发热起火风险。不久前,使用LG新能源电池的美国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再次发生火灾,70%的设备都被损毁。

连续的起火事故,令“all in”三元锂电池的韩国电池厂在储能市场落下阵来,不得不拓展磷酸铁锂技术路线。

LG新能源表示,将扩大使用高成本效益材料,推动对上游企业的投资,并通过扩大生产自动化来降低加工成本。

02中企团队“入驻”

提起磷酸铁锂电池,一定绕不开中国企业。

这次,顶着巨大压力的LG新能源做出了一个震惊市场的决定——引入中企技术团队。

业内消息称,不久前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不涉及捷威动力的知识产权转让。

捷威动力成立于2009年,员工最多时超过1000人,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客户涵盖国内外国家知名车企。2023年,受“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捷威动力发布了一则《公司停工停产、员工放假及培训通知》,将生存困境摆上明面。

彼时,捷威的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股东复星国际也开始寻找买家,LG新能源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当时韩媒报道称,LG新能源正在考虑收购捷威动力,以提高其方形铁锂电池技术能力。但因为对捷威的知识产权和固定资产不感兴趣,LG新能源放弃了收购,转而开始接触捷威的研发团队。

目前,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这对磷酸铁锂业务存在严重短板的韩国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除技术研发外,LG新能源的磷酸铁锂供应商也选择了中国企业——龙蟠科技。

2024年,LG新能源与龙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锂源签订协议,将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向常州锂源购买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计合同总额超过100亿元。

2025年,龙蟠科技控股子公司印尼锂源引入LG新能源战略投资,LG新能源以现金出资约1597.09万美元取得印尼锂源发行后20%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龙蟠科技的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S501备受市场青睐,其亦表示2025年将提高高压密产品比例,并将其视为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结合上述消息来看,LG新能源的下一步计划或是基于龙蟠科技的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原标题:锂电巨头“跑路”,600亿不投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