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储能系统需求向更大容量、更高效率发展,“降本增效” 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匹配超大容量电池、提升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是实现极致降本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储能行业关键变革期,电池企业更需创新升级增强竞争力,头部企业积极寻求大容量电池“更优解”。

勘破迷障!探寻系统集成效率与成本“最优解”
在近日落幕的EISE 2025储能展上,北极星储能网在现场观察到,很多企业都在推更大容量的电芯,500+Ah、600+Ah、700+Ah的电芯产品比比皆是,6MWh+、7MWh+、8MWh+系统层出不穷。不断膨胀的数字如同一层厚重的迷雾,成为行业寻得未来理想电池容量和尺寸的阻碍。
在这场迷雾中,海辰储能凭借新一代∞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及相适配的∞Power 6.25MWh 2h储能系统,为行业提供了标杆式答案。据悉,∞Cell 587Ah大容量储能电池,采用73.5*286*216mm (W*L*H)黄金尺寸设计,体积能量密度达415Wh/L,较上一代314Ah电池提升6.5%。
在海辰储能看来,随着储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不同场景和客户的需求差异,使得多规格电芯并存仍将持续。短期内,可能会增加系统集成的设计成本及运维复杂度,但也在倒逼企业加速探索模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行业将经历规格收敛期,最终形成“核心规格主导+细分场景适配”格局,实现技术多样性与系统经济性的平衡。
而海辰储能通过综合多维度论证得出的6.25MWh系统、73.5*286*216mm 尺寸587Ah电芯、能量密度415Wh/L犹如一串神奇的密码,解锁了储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标准。

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在国内部分地区最新的消防设计标准化趋势中,均有提出50MWh的安全分区要求,而这刚好匹配8个容量为6.25MWh的储能系统。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在整站EPC建设过程中,这一容量将极大的减少消防运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此外,面向海外市场,6.25MWh系统的设计重量为48吨,刚好匹配海运吊装的50吨的边界极限。海辰储能通过对建设和海运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成功找到了系统设计的黄金平衡点。
事实上,对于电池企业而言,找到6.25MWh黄金容量设计并不难,如何从电芯角度实现储能系统的高度集成才是难点!
作为储能电池领域的标杆企业,海辰储能在电芯及系统层面的创新,更是基于对反应动力学过程的深入理解,形成了一整套从电芯到系统,在从系统到电芯的“正向+逆向”开发逻辑。
据悉,此前海辰储能行业首发的1175Ah电池及∞Power6.25MWh 4h储能电池系统,主要适用于4小时及以上的应用场景。为了兼容储能市场中2小时应用需求,海辰储能基于∞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通过逆向分解采用1175Ah电池的储能系统容量6.25MWh产品方案,结合对标准20尺集装箱尺寸、50吨海运的重量极限、主流1500V的电压PCS适配,以及更关键的电化学特性与系统架构设计等因素综合考虑,海辰储能推导得出了73.5*286*216mm (W*L*H)黄金尺寸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及其系统产品。
海辰储能表示,73.5*286*216mm的黄金尺寸,不仅在物理空间利用上达到最优,还为后续的系统集成和扩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实现了性能、安全与经济性的平衡。而“587Ah容量”也将成为大容量系统集成效率与成本的最优解。

锂电池能量密度作为衡量电池性能的核心参数,如同电池的“能量密码”,左右了电池组的生命周期与综合性能表现。海辰储能指出,在现阶段的铁锂体系中,更高的能量密度伴随的将是系统循环的损耗,透支系统循环寿命、安全边际。因此,在能量密度的选择上,海辰储能选择415Wh/L这个黄金平衡点,来保证电池的RTE(循环效率)和最大的循环寿命。达成性能平衡的同时,更高效的保障了全生命周期内储能运行的收益。
而在对电芯的持续钻研与实践过程中,海辰储能基于深厚的经验积累,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配方、结构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迭代优化以及创新。此次,海辰储能∞Cell 587Ah储能电池采用了4卷心设计,极大的改善了电芯内部应力特征。而对极耳的结构的最新优化设计,使得电芯内阻降低至0.3毫欧以内,0.5P 倍率下电芯的循环能量效率超过 94.5%。材料设计层面,海辰储能利用新型添加剂,从材料界面改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均匀、致密的有机/无机杂化SEI膜,隔绝负极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显著提高负极的稳定性。
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各种技术路线和产品规格层出不穷,然而,只有经过市场和行业领军企业双重检验的标准,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有5家产业链领军企业联袂展出海辰储能∞Cell 587Ah该款电池,合力共促产业规模化应用。
多家领军企业共同展出该电池,不仅是对现有产品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海辰储能所倡导的73.5*286*216mm (W*L*H)的尺寸,以及围绕这一尺寸构建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已经得到了行业内核心力量的积极响应,有望推动这一尺寸逐步升级为行业标准,为整个储能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生态重构!开拓储能3.0时代!
随着136号文等政策的发布,储能产业也伴随着新能源步入了3.0时代。在此背景下,大容量电池和系统集成方案的技术迭代,已成为企业应对市场趋势的战略选择。过程中,标准化适配与产业生态协同将成为行业从粗放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的必经阶段。
海辰储能认为,∞Cell 587Ah储能电池作为当前储能技术迭代的核心产品,是结合行业实践与技术趋势,在应用场景的拓展与赋能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更是“技术特性与场景需求深度耦合”的结果。其核心价值在于“在中短时储能场景中实现技术经济性的最优解”:通过长循环寿命与高压平台,成为电网场景中调峰调频的“稳定器”;凭借高能量密度与快速响应,化身工商业场景峰谷套利的“利润引擎”。
此次发布的587Ah电池,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技术突破,更体现了其对行业内下一代储能大电池规格的多样化竞争持有开放而审慎的态度,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技术差异化突围” 与 “生态协同进化”。这一战略既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度洞察,也体现了企业在技术路径选择上的独特思考。

随着容量越做越大,产品的迭代和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也受到限制。基于对未来储能产品趋势的研判,海辰储能突破固有产品思维模式,重新定义了储能产品集成概念。
2024年,针对行业“大容量” “场景化”储能产品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海辰储能推出∞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Pack+平台具备大容量、标准化、平台化、场景化、可维护性五大优势,重新定义了行业的管路和连接的标准规格。通过解耦系统功能模块,建立标准化界面,将电、热、控制、消防、功率等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各模块的分开演进,促进各模块技术的专业化发展及技术创新协同,重构生态,全面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为开拓储能3.0时代积蓄力量!
海辰在深研技术的基础上,通过∞Pack+平台构建“场景需求-电芯创新-系统解耦-生态协同”的闭环,实现从单一电芯供应商向储能解决方案生态主导者的跃迁。这种以场景定制能力替代参数堆砌竞争的策略,正在重塑行业价值分配逻辑。
从产品竞争到生态重构,此次587Ah电池的发布,不仅是海辰储能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正向价值深耕的新阶段迈进。通过“材料创新-系统设计-生态共建”的三级跳,海辰储能正推动行业走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未来。在碳中和的全球征程中,这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储能革命,正在书写新的产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