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担当作为
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
党组书记、局长夏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河南省能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家能源局工作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四高四争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能源力量。
攻坚克难、主动作为
2024年河南能源工作取得新成效
能源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系统搭建。印发实施能源高质量发展“1+2+3”方案体系,明确了河南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具体方案与商业模式,围绕新能源规模化开发、高效煤电转型、电网提质升级、调节能力提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做出了系统安排,完善了河南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源网荷储一体化全面推进。印发实施《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用户和第三方均可作为主体进行申报和备案。目前河南省已分7批实施项目322个,总投资约424亿元,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612万千瓦,建成后可促进绿电消纳108.5亿千瓦时,可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在调结构、保安全、促消纳、扩投资、降成本等方面初见成效。
能源供应保障坚强有力。统筹抓好省内能源生产和省外能源调入,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稳中有增,原煤产量保持稳定,电力总装机达到1.47亿千瓦、同比增长7%,发电量37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突破1万千米。有力保障电力迎峰度夏,成功应对8124万千瓦最高负荷。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创新开展“三查”行动,实现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强化。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暖温带)落地河南,成为全国第二个光储实证实验平台,助力打造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科创高地。嵩山实验室敏捷电能分配器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进展加快,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10千瓦级微电网验证系统初步建成,贾鲁河园区500千瓦级智能微电网加快建设。推动许继集团与山东大学创新合作,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积极争取新型电力系统等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重大专项。
能源重大项目投资突破千亿元。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一手抓项目建设,信阳五岳抽蓄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运,洛阳万基煤电全面投产,濮阳文23储气库整体竣工,西气东输三线河南段全面建成,百万吨乙烯进入施工高潮;一手抓项目谋划,豫西新能源外送等6个电网主网架项目顺利纳规,豫能台前、南阳白河南等2个百万千瓦级煤电项目获得国家批准,11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新增规模全国第二。
未来能源产业加速培育。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异质结龙头企业落地郑州航空港区。印发实施《河南省独立储能调度运行实施细则》等系列配套政策,年度发放非独立储能省级财政奖补资金3000万元,装机达到3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超过200万千瓦。研究制定支持氢能发展的政策文件,氢能重卡加快替代,全年新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约1000辆,新建加氢站7座。
可再生能源提质发展。规模化开发新能源,积极服务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和战略产业。持续规范分布式光伏开发,加快推进风电项目建设,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7532万千瓦,在2023年首次超过煤电的基础上,2024年历史性超过火电,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累计装机占比超50%两大突破。印发实施《河南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明确一县一试点原则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模式,全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平顶山召开,“河南模式”获得国家充分肯定。
能源惠民利民成效显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农村能源革命,创新能源安全保障方式,聚焦清洁取暖、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扩大绿电应用场景,建设农村微电网,降低用电成本,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推动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建设,让群众充电更便宜、更方便,激发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为促进乡村振兴增添新的活力。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服务发展大局能力持续增强。
准确把握河南能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深刻把握能源安全保障新形势,坚决扛牢保供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我们将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保供放在首位,立足以煤为主的实际,强化底线思维,全力以赴抓好能源供应保障工作。一方面,夯实省内能源供应基础,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和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全力推动煤炭稳产增储,有效提升油气储备应急能力,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地热等新能源;另一方面,在加快现有通道建设的基础上,谋划建设新的电力、油气、煤炭通道,完善能源输储配网络,形成多品种、多途径、多方向外引格局。
深刻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新要求,始终坚持转型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从“别人逼我们做”到“我们要做”再到“我们必须要做”,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展现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锚定“双碳”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一方面,抓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进一步提高煤电发电效率、降低煤耗。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配电网建设,持续优化网架结构,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深刻把握科技创新驱动新途径,充分激发创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创新大潮面前,能否抓住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新质生产力,是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河南省在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氢能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践和产业基础。面对新领域新起点,我们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能源技术革命趋势,立足具有优势的链环,加快提升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氢能等方面的科技水平,锻造能源产业新优势。
深刻把握能源服务民生新内涵,更好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用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能源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用能方式、品质和服务差异较大,还存在一些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需要集中力量加快解决。对此,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用能难点、堵点、痛点,补强民生用能弱项短板,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降低用能成本,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锚定目标、加压奋进
推动河南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我们将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能源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河南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8方面工作:
抓好能源规划编制实施。坚持开门编规划,加强与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相关地方和部门交流对接,充分吸纳各方好思路、好建议。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加强能源供需平衡、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电网主网架、煤电低碳化改造等课题研究。做好规划项目支撑,谋划一批重大工程纳入省级能源规划,争取将更多具有河南特色的重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异质结等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研发新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加快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突破。推动重大技术示范,加快敏捷电能分配器、长时液流电池等技术示范。加快成熟技术应用推广,促进异质结电池、微电网电力电量自平衡等先进成熟技术转化落地。
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抓好已安排项目建设,放开配电领域投资和市场准入,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大电网与微电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深化农村能源革命,进一步丰富绿电应用场景,复制推广兰考经验,积极推进唐河等地农村源网荷储一体化。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组织省内新能源富余电量参与省间现货市场交易。
提升能源供应保障水平。做好电力保供工作,推动各类电源项目应投尽投,优化电力运行调度,最大限度提升入豫通道供电能力。夯实煤炭兜底保障基础,积极争取省外煤炭资源。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平顶山盐穴储气库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新乡、商丘等煤炭储备项目。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带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研究起草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就近多场景开发。加快存量风电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工作。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动地热能在公共领域广泛应用。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重点推动煤电节能改造,降低煤耗。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
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两重”“两新”项目,重点抓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全面建成信阳五岳等抽蓄项目,开工建设巩义后寺河、汝阳菠菜沟、济源逢石河项目。建成投产许昌能信煤电,开工建设豫能台前、南阳白河等项目。积极推进电网结构优化,加快实施豫西新能源送出等一批主网架工程。积极推动陕豫直流开工建设,推动疆电入豫第二通道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做好蒙电入豫前期工作。按照工作计划节点,大力推进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
培育能源领域未来产业。持续完善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研究制定调节性电源布局规划,力争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健全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郑汴洛濮氢走廊、郑州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一廊一群”建设。发展能源数据经济,有序开展绿电绿证交易。
加强能源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能源安全管理,扎实做好油气管道保护,持续开展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协同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加强重要输电通道安全管理,督促指导各地适时开展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演练,持续抓好煤矿安全改造,确保全省能源安全稳定运行。
原标题:河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