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首页 > 储能 > 充换电站 > 市场 > 正文

2025新能源重卡增速“爆发”,快充、换电并驾齐驱

2025-04-16 09:04 来源:高工锂电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

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电池企业供应中占据更高的比重,成为电池企业的业务增长点。去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的亿纬锂能、瑞浦兰钧,他们的第三大客户分别为三一集团与徐工集团,重卡为两家TOP10企业贡献关键装机份额。

立足电池企业布局观察新能源重卡发展,新能源重卡不仅成为动力电池增量市场,还成为快充、换电竞逐的又一焦点市场。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巨湾技研为代表动力电池企业围绕新能源重卡加速布局。

新能源扭转传统重卡市场格局

回溯新能源重卡发展历程,2023年,财政部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重卡免税额度无上限,大幅降低购置成本。在国家与地方的政策组合拳下,新能源重卡起势。

综合多方数据,2025Q1重卡整体销量微跌,但新能源重卡(以电动重卡为主)销量大幅增长,销量将超2.3万辆,同比至少增长150%。头部重卡企业的销售表现更为显著,三一、徐工、中国重汽、一汽的新能源重卡一季度销量均超3000辆,居行业前列。

市场格局上,高工产研(GGII)指出,重卡市场整体高度成熟,CR5占据超八成市场份额,但新能源重卡赛道仍存在机会,三一、徐工、中国重汽、一汽领跑新能源重卡,尤其从工程机械跨界布局重卡的三一、徐工成为引领新势力,老牌重卡企业福田汽车、陕汽、东风汽车也在追赶电动化转型。

电动化优势在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中表现得愈发显著。

一方面,动力电池技术成熟使得新能源重卡购车成本显著降低,叠加各地强力的新能源重卡购车补贴,280度电池配置的车型,售价普遍在40万元左右,同比降幅至少30%以上。420度大电量车型从70万元左右的价格降至45-50万元,部分车型甚至单车半年内降价高达20万元。

另一方面,在长期使用的经济性上,新能源重卡TCO(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具优势。能耗成本方面,纯电重卡每公里成本可压缩至1元/公里以下,传统燃油重卡约2-3元/公里,新能源重卡电耗成本为燃油重卡的1/3水平。

从市场渗透看,2024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来到10%水平,业内预计在2025年突破20%这一临界点。对应动力电池装机方面,2024年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翻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装机领跑。

快充、换电并驾齐驱

对于新能源重卡而言,补能效率为其最大痛点。结合电池企业的具体布局,目前快充、换电两种补能方案并驾齐驱。

快充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巨湾技研等电池企业都面向新能源重卡的商用场景推出快充型商用车电池。同时,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加快超充网络的布套建设,并明确指出面向新能源重卡及商用车领域。

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最大输出能力达1360kW,支持10分钟内完成从10%到80%的电量补充(续航增加400-500公里),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覆盖高速路网和核心城市,明确支持新能源重卡及商用车的高效补能。新能源重卡可通过四枪充电技术(支持单枪、双枪、四枪充电),实现灵活补能。

华为推出最大功率1.5兆瓦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每分钟补电20度,15分钟即可充满重卡电池。该技术专为商用车(如电动重卡)设计,解决其电池容量大、充电时间长的痛点。

换电方面,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教授在新能源重卡换电模式领域发表过系统性观点。他指出,换电重卡采用车电分离模式,可显著降低初始购车成本。电池资产由运营商持有,用户无需承担电池全生命周期的贬值风险,叠加电价低于油价的优势,综合运营成本可降低3-6万元/年。

同时,孙逢春院士指出换电重卡仍存在电池标准不统一,导致换电站兼容性差;资产投入重,单个换电站成本超百万元;运营商、车企、用户间利益分配机制待完善三方面挑战。

近期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披露换电重卡相关方案,完善换电重卡生态。

4月,国轩高科在“2025国际储能展览会(ESIE2025)”上发布了全球首款积木式充换电系统,为纯电重卡等专用车辆提供“五分钟极速换电”解决方案,并配套定制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电池包数量,实现“电找车”,提升充换电效率。

其建造成本仅为固定充换电站的四分之一,可广泛应用于半挂牵引车、高速公路服务区补能、紧急救援现场供电等场景。

宁德时代“骐骥换电”是此前针对换电重卡解决方案,包含骐骥换电块、骐骥换电站、骐骥云平台三个模块,实现重卡换电仅需几分钟。在不考虑油价波动的情况下,年行驶20万公里的重卡,总使用成本每年可节约3万-6万元。并且实现按需配电,用户可针对不同路况、载重等场景,自由选择1-3块电池,提升运营效率。

而针对换电重卡标准不一的痛点,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合力攻关换电标准化难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