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这位碳酸锂实控人失去了全部股权。
金圆股份日前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之一赵辉先生和潘颖女士已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办理解除婚姻关系手续,潘颖将得到赵辉所持公司全部股权。
本次权益变动前,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赵璧生、赵辉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金圆股份约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85%,潘颖未持有股份。
本次权益变动办理完成后,赵辉将不再持有金圆股份的股票和金圆控股股权,不再为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潘颖将直接持有金圆股份约661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505%),并持有金圆控股7.67%股权。
新晋股东潘颖也出具了《减持承诺函》,在赵辉不得减持该部分股份的期间内不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以确保股东结构稳定。

图:本次权益变动后的持股情况
实控人火速“割席”
赵辉如此利落地与金圆股份“割席”,还要从2024年说起。
2024年9月,赵辉突然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至此赵辉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4年11月,金圆股份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
2024年12月,金圆股份再次披露,公司收到赵辉通知,金华市公安局于12月10日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决定对其取保候审,期限从12月10日起算。
2025年1月,金圆股份及赵辉等收到吉林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金圆股份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赵辉构成“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发生上述情形”行为,决定对赵辉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赵辉此次突然放弃手中全部股权,是否与上述事件有关尚不得而知。不过赵辉的撤退直接导致公司实控人由联合控制转为单一控制,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效决策,减少了多头决策产生的时间损耗,有助于提高企业战略稳定性。
近些年,赵璧生带领的金圆股份多次调整主营业务。
特别是金圆股份2022年提出的“二次腾飞规划纲要”,为企业规划了一条“锂资源开发+低碳环保产业”双轨并行的发展路径。在2024年半年报中,金圆股份再次明确“二次腾飞”战略规划,表示将着重聚焦发展新能源材料的战略转型方向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金圆股份董事会认为,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越发凸显,以清洁能源低碳获取和绿色能源高效利用为标志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锂资源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最基础的战略资源。
公司将在2022年~2025年将通过“二次腾飞”的战略实施,跻身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集上游锂资源开采提炼、下游废旧锂电池与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应商。
高层再迎调整
实控人之一选择撤出的同时,公司高层也迎来调整。
金圆股份昨日公告称,方光泉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职务,至此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金圆股份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赵辉、方光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吉林监管局分别对金圆环股份、赵辉、方光泉给予警告,并处以不同金额罚款。随后,方光泉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职务。
同时,董事会同意聘任黄波先生为公司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职务,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据了解,新上任的财务负责人黄波拥有多年跨国财务经验,历任多家海外公司财务高管,兼具新兴市场财务管理能力和具资本运作与合规治理经验。
如果将此举视作战略转型的配套动作的话,金圆股份无疑是在释放潜在战略升级信号,这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强化国际化视野与新兴市场资源整合的能力,为公司“二次腾飞”战略提供系统性支撑。
可惜,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锂盐业务方面,当前碳酸锂市场持续低迷,价格未见涨势。被看做公司“二次腾飞”战略重点的捌千错盐湖项目建设十分缓慢,阿根廷Laguna Caro卡罗项目也再没有披露任何进展。
深交所2023年年中下发的监管函指出,其锂盐产量远未达到宣称的1500-2000吨目标,实际生产和销售量仅为22.94吨和10.88吨。当年年报也显示,2023年期锂盐生产量为570.44吨,销售量仅为103.28吨,实现营收不足1600万元,产能利用率不足30%。
到2024年半年报发布时,公司营收构成中的“锂化合物”项目则变成了空白,未实现对外销售,今年年初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也没有提及锂盐相关内容。
环保业务方面,当前固危废无害化处置业务行业竞争激烈,无害化废物收运价格继续下降、资源化废物收运折率仍在上涨,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
旧周期套新周期,2024年金圆股份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2.9亿元至3.5亿元;归母净利润4000万元至6000万元,同比扭亏。
总结
金圆股份实控人与财务负责人变动,是公司在治理失控、转型未果等多重危机下的系统性响应,亦折射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的变革。
随着全球产业与政策变化,新能源产业已不可避免的进入深度动荡与洗牌周期,激烈竞争与博弈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需要以通过管理结构调整、加快专业化转型等方式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