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蓬溪生态环境局对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技改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四川蓬溪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形成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能力。资料显示,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首页 > 储能 > 储能材料 > 正极材料 > 市场 > 正文

四川遂宁10万吨磷酸铁项目落地

2025-06-27 15:35 来源:电池工业网 

近日,蓬溪生态环境局对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技改项目进行环评公示。

项目位于四川蓬溪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形成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能力。

资料显示,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经济开发区金桥工业园,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设备、电动工具、轻型电动车辆、小型设备等领域。

2021年3月,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遂宁市蓬溪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投资4亿元分二期建设10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同年,四川省盈达锂电有限公司完成注册。

2022年1月,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环评获批。

按照计划,此次技改项目,盈达锂电拟将原有4万吨钠法磷酸铁及6万吨铵法磷酸铁产能优化调整为10万吨铵法磷酸铁,同步实现副产品体系的结构性调整;采用氨水与稀磷酸反应工艺替代外购磷酸一铵原料,增强原料供应的自主可控性;同时对干燥工段进行节能型工艺升级,同时新增废气治理系统等环保设施。

据了解,铵法是硫酸亚铁溶液与磷酸一铵反应,经沉淀过滤后再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得到磷酸铁。在现有的磷酸铁三种工艺路线中,铵法成本最低,利润率相对偏高,竞争力相对较高。同时,铵法工艺主要采用磷酸一铵为原料,会副产硫酸铵,也为该项目提供了一定销售支撑。

与之相比,钠法磷酸铁生产成本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这也是其利润率较低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技改后的项目将采用氨水与稀磷酸反应工艺替代外购磷酸一铵原料,也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

可见,在磷酸铁锂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除通过差异化、高端化的产品提升毛利率外,一体化布局已成为业内降本共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