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信用能源官网对外公布了针对6家电力企业的处罚通知,这些企业均因在电力市场的运营活动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受到罚款处罚。此次被处罚的企业包含了山东与浙江两个省份的发电企业,具体由山东能监办与浙江能监办分别开具处罚决定,罚款总额高达162.4万元。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Rosa)
此次被处罚涉及的企业均为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以及浙江省能源集团旗下的发电企业。这些企业因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而遭受处罚,不仅揭示了电力市场监管的严格性,也提醒了所有市场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北极星售电网从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了解,六家发电企业的处罚事由具体表现为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根据规定,此类行为应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若拒不改正,则将面临10万元至100万元的罚款。山东的四家发电企业分别被处以28万元的罚款,而浙江的两家发电企业则因在中长期交易和现货市场交易中违反交易规则而受到处罚,分别被罚款28万元和22.4万元。这些处罚不仅体现了电力市场规则的严肃性,也表明了监管机构对于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
此次处罚依据的是国务院于2005年2月25日颁布的《电力监管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该条例明确指出,电力企业若违反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发电厂并网及电网互联规则,或未公平、无歧视地开放电力市场及电网,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此次被处罚的6家发电企业正是违反了上述规定,因此受到了处罚。
被处罚发电企业相关情况见下表:

这一事件不仅是对涉事企业的严厉警示,更是对整个电力行业的一次深刻警醒,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并重视电力市场规则的遵守与执行。那么,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环境,电力企业究竟该如何严谨地遵循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呢?
当前,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日益完善,涵盖了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交易、电力辅助服务交易以及容量交易等多个交易品种。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把握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边界。这涵盖了从电力市场的准入门槛、交易模式与流程、电能计量与结算机制,到系统安全维护、市场风险防控及监管机构职能等多个层面的详细规定。
首先,所有电力市场经营主体进入或退出电力市场时,应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注册手续,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地位。同时,企业应定期更新注册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必须按照《合同法》中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交易双方要在自愿、等价、互惠的基础上签订经济合同,规范双方的责权利。第三,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进行串通报价、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同时,把握合理报价策略,确保电力交易活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电力市场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自觉遵循。此次处罚事件,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一步激发电力行业的自律精神,提升市场运作效率,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