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江苏取得的成绩。最亮眼的莫过于,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增量全国第一。凛冬之际,这个成绩格外振奋人心。
更提气的是,厚厚一沓政府工作报告里,2024年江苏省多个数据指标都十分“亮眼”。这些数据虽只是冰冷的数字,却因我们每个人的参与而意义非凡。开工之际,感谢您的不抛弃、不放弃。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梦想交汇点上,我们希冀立足数据,旁征实例,向您「报告有话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苏电牛思” 作者:张婧 张卅 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 于淼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
今日一起从「县」谈去。
中国经济活力,离不开「县」。走进县,你可以看见沃野、工厂、村咖......不同选择,绽放不可预估的创造力。
在长江入海口最后一个拐弯处,江阴状形如鱼,跃游向海。2024年,江阴生产总值5126.13亿元,紧随昆山,成为全国第二个GDP超5000亿的县级市。
放眼全国,GDP迈入5000亿的城市只有寥寥数十个,且大部分都是地级市、副省级城市,县级市江阴何以如愿?
![](https://img01.mybjx.net/news/WechatImage/202502/17391464587302813.jpeg)
下文共1260字,预计阅读需3分钟。
01用制造,求胜
2024年,江阴全社会用电量突破300亿大关,达301.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7%。其中工业用电量243.53亿千瓦时,占比81%;制造业累计用电量21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7%。
制造业下31个细分行业中23个用电量实现正增长,由此可见,活跃的工业生产是江阴的制胜之法。
![](https://img01.mybjx.net/news/WechatImage/202502/17391464594255541.jpeg)
江阴全社会用电量趋势图
![](https://img01.mybjx.net/news/WechatImage/202502/17391464598102881.jpeg)
江阴2024年制造业用电量及增速
如此选择,与江阴的地理特征紧密相关,与历史发展一脉相承。
20世纪80年代,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速、港口,江阴发展起大批乡镇企业,如双良、海澜集团等。
当时电力不足,经多方合资,全国首个县办电厂建成。数十年如一日深耕,乡镇企业成为经济支柱,江阴也开始以镇为单位建变电所,1993至1997年就建成20多座。
千禧年浪潮之中,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加快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实现“企业建到哪,电就通到哪,服务保障就到哪”。
至今,江阴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6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759.5公里,10(20)千伏配电线路7436.41公里。电网规模近无锡市的1/3。
02用科技,求绿
从电力数据看,江阴工业用电呈现出“一加一减”态势,产业升级,势如破竹。
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7.14%,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3倍。
“实现‘绿色突围’,一边是企业主动低碳转型,一边是‘外力’助推。”华西钢铁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副经理宫耀东说。
作为传统钢铁冶炼行业的代表,2022年10月,在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推动下,企业采用电动货运小火车替代柴油内燃机车运输原材料,每年减少燃油消耗98吨,节约成本40多万元。
同年9月,江阴获批国家整县(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开启“滴滴代装”模式,帮助无数企业合理利用厂房屋顶等闲置区域架设光伏发电设备。
国控港口东国制钢(中国)有限公司厂区约6万平方米的屋顶上铺设了1万多块光伏组件,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560万千瓦时。
星星之火,燎原之势。2024年,江阴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173.89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68.26万千瓦,同比增长43.11%。
03 用服务,求新
每年全国3/4的高端汽车用钢产自江阴,全国1/6的风电整机在江阴制造,全球1/10的芯片在江阴封测……新兴产业正成为江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2024年,新兴产业用电量增长强劲,其中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较去年同期均有超10%的增长。
![](https://img01.mybjx.net/news/WechatImage/202502/17391464609699355.jpeg)
新兴产业用电量增长趋势
以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硅片级先进封测企业——盛合晶微为例,2014年“落户”江阴以来,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先后为其新上一台1万千伏安变压器,办理增容业务2次,实施双电源线路改造1次,新增主供容量8万千伏安,备供容量4万千伏安。
2022年至2024年,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通过“一项一策、一体推动、一跟到底”的服务机制,累计为249个重点项目提供报装接电工作。
在政府引导、企业努力和电力的支撑下,江阴全年新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5.1亿元。
原标题:全国第二个5000亿,江阴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