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投资建设“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的议案》,基于市场环境及项目最新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公司拟终止投资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
据了解,天齐锂业于2017年10月决定启动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概算为3.28亿澳元(按照2017年9月2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约17.09亿元),建设周期26个月。
2020年初,天齐锂业结合自身财务资金状况,决定调整“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以下简称“一期氢氧化锂项目”)的调试进度安排和项目目标,放缓项目节奏。同时,考虑到与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具有极强关联性,并结合市场变化、公司资金流动性等情况,对二期氢氧化锂项目暂缓建设。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2.56亿元 。
2023年9月,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以下简称“TLEA”)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前端工程设计合同。2023年11月,TLEA之全资子公司Tianqi Lithium Kwinana Pty Ltd正式与承包商签订前端工程设计合同,拟对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投建节奏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为适应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管理层结合公司的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重新全面审视该项目进度和资本金投入计划。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项目相关投入累计约1.97亿美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约14.12亿元)。
公告称,自公司审议通过投资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以来,公司结合市场情况、资金状况等因素审慎推进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并灵活调整项目建设节奏。目前,结合产品市场情况、一期氢氧化锂项目运行情况及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在综合审视二期氢氧化锂项目的前期投入和预计未来资本投入、未来运营费用、项目执行进度、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等情况后,公司认为继续建设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将不具备经济性。为避免进一步资源投入的浪费,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审慎性原则,公司决定终止二期氢氧化锂项目。
天齐锂业表示,本次项目终止是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及投资运营最优化而做出的审慎决策,对降低投资风险、改善公司运营、提升公司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公司深耕锂化工产品加工多年,除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处于产能爬坡外,目前在国内有分别位于四川射洪、四川安居、江苏张家港和重庆铜梁的四个锂产品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同时,为充分发挥控股子公司锂辉石精矿产能优势,近年来公司持续通过委托加工方式稳定市场占有率和客户资源。因此,本次终止二期氢氧化锂项目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及经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未来,公司将延续既有的“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在优质资源基地扎实的资源保障下,结合市场情况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稳步落实、有序推进基础锂盐产能扩张计划,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二期氢氧化锂项目前期相关投入累计约14.12亿元人民币,该金额占天齐锂业上一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2.74%;本次项目终止预计将减少天齐锂业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约5.01亿元,占天齐锂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6.86%。
同日,天齐锂业也披露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亏损82亿元~71亿元。
公司提到业绩亏损原因有三点,一是尽管公司2024年度及2024年第四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的产销量分别实现同比、环比增长,但受到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本报告期内锂产品的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下滑趋势,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受公司控股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以下简称“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的错配影响,本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2024年,化学级锂精矿的市场价格逐步降低,公司向泰利森新采购的锂精矿价格也随之下降。天齐锂业也表示,随新购低价锂精矿陆续入库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公司各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正逐渐贴近最新采购价格,锂精矿定价机制的阶段性错配也逐步减弱。
第二点是预计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2024年度业绩将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2023年度大幅下降。
第三点是公司对在澳大利亚的氢氧化锂项目进行了减值测试。预计公司本报告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2023年度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亏损57.01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至少亏损超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