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活力十足,生产线加速运转,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平稳运行需要电力支撑,用电量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之一。
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的拉动点分别为0.1、3.4、1.8、1.5个百分点。各行业用电量增长情况发生变化,折射出经济运行新动能、新趋势。
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改造带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2024年,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在全国闻名的彩椒种植专业村——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温室大棚内的彩椒长势旺盛。2024年,这里年产彩椒高达2.3万吨,产值超过1.6亿元,新建100余座高标准电气化大棚。2024年,东斟灌村用电量1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8%。
增长的用电量数据不仅体现了我国基础产业发展的活力,也显示出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向上的动力。
浙江金华,浙江润马光能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内,光伏板生产达到超产状态。该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管春远介绍:“去年我们企业产值超60亿元,年用电量超5亿千瓦时。”
在安徽芜湖市鸠江区的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每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安徽2024年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7.2%,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增长63.7%。
相关企业用电数据的增长见证了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的发展。2024年,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63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明显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
用电量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直观反映出产业升级趋势。以甘肃为例,2024年,甘肃工业用电呈现出“一加一减”: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快速发展,用电量在做“加法”,例如,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7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76.72%、电子设备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52.30%等,“减”则体现在水泥、钢铁等一些高载能行业。制造业用电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的涨幅明显超过曾“挑大梁”的四大高载能行业的用电量涨幅。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姗姗表示:“2024年用电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增长更快和动能更均衡两方面:与前四年平均水平相比,2024年用电量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合计达49.2%,较前四年平均水平上升了8.2个百分点。”
2024年,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两重”“两新”政策释放市场潜在需求,部分行业及地区电力消费呈现积极变化。
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其中,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日益临近,黑龙江各大滑雪场“热”力十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工程部经理牟长华介绍,本届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月用电量就达到了412.6万千瓦时,相比上一届同期增长了45.3%。从全年数据看,2024年黑龙江冰雪旅游相关产业总用电量达13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57%,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7%,冰雪旅游极大释放消费活力。
各类消费模式涌现,新基建等应用也迅速发展。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带动相关领域用电量快速增长。2024年,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接入可启停结算充电设施超83万台,年服务充电量同比增长28%,从充电量的区域分布看,山东、江苏、浙江排名前三。
随着社会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用电需求日益增大。2024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三季度受高温因素拉动显著,用电量同比增长17.8%。各地供电企业加强电网建设,政企协同多方联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不断提升保供协同能力。
2024年用电量中,含“绿”量越来越高。
位于江苏镇江的常诚车业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商,主要出口汽车零部件,对于绿电有较大的需求。“在汽车配件制造产业链的拉动下,我们业绩涨幅较大。我们从去年开始购买绿电。去年用电量1992万千瓦时,其中购买绿电861万千瓦时。”该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国网江苏电力成交绿电126.6亿千瓦时、绿证385万张,分别同比增长143%、281.2%。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国家电网绿电绿证交易平台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环境权益流通渠道,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交易绿电2188亿千瓦时,交易绿证2.01亿张。
不仅企业对绿电的认可度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绿色电力消费意识也逐步提升。前几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实现场馆100%使用绿电。如今,多地新能源汽车充上绿电,北京环球度假区等游乐场所开始尝试全绿电运营。
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吴姗姗表示,2025年我国用电量预计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以及高技术制造业和数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都将推动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增长。
原标题:从用电量看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