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六大控制七个零”和“充分准备、一丝不苟、万无一失、一次成功”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基本管理原则。
聚焦经验反馈,凝练良好实践,建立知识管理机制,助推全产业链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协同进阶,久久为功打造中核集团新时代卓越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大力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2022年以来,国家共核准31台核电机组,其中“华龙一号”机型占比约60%,根据核能行业协会对社会用电量和核电发电量的初步估算,到2030年,我国还需新增30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当前国际、国内核电市场竞争激烈,各三代核电机型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采取提高单机容量、总平面布置优化、模块化技术应用等措施,不断提升机组经济性。因此,面对核电市场竞争,提升“华龙一号”的经济性势在必然。
项目前期经济性提升研究实践
为提升金七门核电项目前期经济性,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华龙一号经济性提升总体方案研究》课题组,以金七门核电一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核电机组普遍经济性特点、已建“华龙一号”及其他三代核电机组经济性现状及提升实践,提出了一种以“华龙一号”机组建设期为主要着力点的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分析与提升的方法,总结了项目打造“安全、科技、经济、数字、廉洁”新质华龙的阶段性实践成果。
经济性“霍尔”三维模型
建立经济性“霍尔”三维模型,从三个维度开展研究,包括以前期准备、设计、建安、调试等建设顺序的时间维度,以核电子项为切入对象的空间维度,以设计、设备、工程、技经等不同领域、专业为研究对象的领域维度。在三个维度下,创新地将研究内容划为设计、设备、建安、调试、财务、项目管理、组织绩效与人员培训等七个方面。通过先分后总,独立研究,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建设期“华龙一号”经济性影响因素,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深化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通过管理创新首次推行固定总价的总承包合同和建安一体化管理,发挥设计优化的龙头作用,推进设备统标统型与三化发展(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统筹技术、商务、投资控制、财务等各管理方面,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机组建设经济性。
1. 设计方面
经研究,设计方面经济性提升典型策略主要包括核岛设计优化、总平面优化、全厂BOP子项集中控制、数字化智能化设计、限额设计、去非标设计、提升汽机功率、永临结合规划、厂用电优化、核能综合利用等。金七门核电一期良好实践为:
提升汽机功率,降低单位千瓦造价。汽轮发电机组在寿期中后阶段,会面临设备老化,凝汽器传热性能降低,使得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后期达不到机组建设时的技术环境,机组背压升高,从而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出力和电厂的经济性。考虑到此问题,中核浙能联合设备厂家,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设计计算能力,结合汽轮机特性参数、凝汽器参数、凝汽器价格数据,开展结构优化、力学计算、功率计算和凝汽器布局可行性分析等工作,通过每根钛管长度增加0.8米的方式,提升凝汽器面积4633平方米,优化后机组额定功率提升18MWe。
提升汽轮机功率方法
全厂BOP子项集中控制规划,节约人力成本。“华龙一号”BOP各子项的运行相互独立且系统设备多、分布范围广、部分子项设置了各自独立的就地控制室,运行管理相对分散,巡检人员投入较多。为解决上述问题,金七门核电一期在BOP综合控制室实行集中监控,实现电厂海淡、化水、制氯、污水、压空、锅炉等系统集约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经济性。采用BOP集控后,按照五班三倒,每班2人,总共10人计算,相比非集控电厂约节省人力16人,按BOP集控运行值班(FCD+43.5个月)起,到2号机组商运前(FCD+68个月),建设期预计节约人员成本总费用约300余万元。
2. 设备方面
根据典型的“华龙一号”核电工程造价分析,设备采购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30%~40%,采购成本主要受设备本身的技术要求、市场环境、设备交付、供应商情况等综合影响。经研究,设备方面经济性提升典型策略主要包括集采、统标统型、优化采购组包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完善商务策划、合同管理、设计-采购(EP)协调管理等。金七门核电一期良好实践为:
TG包(汽轮机组)采购。中核浙能在采购策划阶段广泛收集、评价在运电厂、设备厂商的改进项、经验反馈200余条,通过招标范围外改进项预先纳入TG包内,各类改进项提前安排到设备制造阶段实施,从源头提升汽轮机组的设备可靠性,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预计汽轮机采购成本下降约3.3%。
3. 建安方面
建安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可较为显著地提升核电建设安全与质量、优化施工工期,从而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经研究,建安方面经济性提升典型策略主要包括新工艺新工法的应用、建安一体化、施工总平面策划、土石方平衡策划、混凝土费用优化、施工进度管控、施工用水用电、厂区道路规划、生产生活临建和产业工人的培育等。金七门核电一期良好实践为:
智慧工地建设。金七门核电智慧工地总功能模块86个,目前已上线15个。如采用传统模式——道路全覆盖监控系统,以龙王山顶为中心,覆盖整个厂址范围的监控,需每隔50米布置2.6米高摄像机杆塔、光纤敷设、电源电缆敷设、管道敷设。为提升现场数字监控水平,降低建设成本,金七门核电建设采用远程全景监控系统及无人机智能巡飞系统,实现对工程现场全景监视、全过程监管,实现实时动态场景存储、分析和远程安全监管,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及人力成本后,预计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
4. 调试方面
核电厂调试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整个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造安装质量的综合检验。经研究,调试环节经济性提升典型策略主要包括调试用电成本优化、调试用水成本优化等。金七门核电一期良好实践为:
调试用电成本优化。根据在建核电电费情况调研,调试期间由于变压器的空载运行以及电动机负载,厂用电负载功率因数普遍偏低,电网将加收力调电费。通过调研,某核电项目调试14个月,力调电费占总电费约44%。中核浙能与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多次沟通,金七门核电一期工程按照10兆乏的容量进行无功补偿,从220kV倒送电到机组投运,考虑设备投入成本后可为两台机组节省约40%的电费开支。
调试用水成本优化。调试水源主要有海水淡化和市政供水两种方式。根据金七门项目调研,海水淡化生产的淡水成本较市政供水成本翻倍。因此,中核浙能策划在市政水充分使用的基础上,由海水淡化制水保证核电机组的总用水量,将市政水源接入海水淡化预处理系统清水箱,不仅提升海水淡化系统水源可靠性,同时达到用水最佳经济性,预计可节省水费2~3元/吨,调试用水费用总计节省约40%。
5. 财务方面
中核浙能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加强政企、银企合作,在三方面开展费用优化,一是充分研究国家、地方等政策性支持,在项目用海、用林等方面享受费用减免政策;二是通过深化银企合作,紧盯金融市场,争取低利率贷款,策划债务期限结构,开展高息债务置换,落实财政贴息政策等,节约财务成本;三是充分研究当地政策征税标准,节约税负成本,如享受核电建设期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等政策。
6. 项目管理方面
为提高核电建设期的项目管控水平,中核浙能全面梳理在建核电厂项目管控良好实践,总结提炼出四点措施:一是项目伊始系统策划固定价总承包合同管理,调动各方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动设计、设备、土建、安装和调试各领域创新优化、提质增效;二是建立科目健全、流程完备、导向清晰的工程投资控制体系;三是打造“优胜劣汰、价值商务”品牌,实现项目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四是创新管理方法,如挣值法全面应用、采用EPC总承包固定总价合同、建安一体化管理等。
7. 组织绩效与人员培训方面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或减少建设项目的边际成本,中核浙能总结出三点措施:一是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二是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探索,提升项目各参与方产业工人素质,有效保障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受控;三是组织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化培训,提升人员技能水平与知识水平、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增强全员安全质量意识和核安全文化水平,打造“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学习型组织的培训教育品牌。
总结与展望
中核浙能以核电经济性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出发点,聚焦核电工程建设期,提出了一种以“华龙一号”机组建设期为主要着力点的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分析与提升的方法,以“三个维度”作为切入点,确定了七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以金七门核电一期为例,通过逐项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提升机组建设经济性。该方法充分总结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可为中核集团后续“华龙一号”机组建设期经济性分析与提升提供参考。随着项目的进展,有关方将及时总结、持续优化,以“安全、科技、经济、数字、廉洁”新质华龙进一步擦亮“华龙一号”国家名片。
文|刘强 王伟 李民
作者单位|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
原标题:金七门核电项目前期经济性提升良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