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23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上海市虚拟电厂运营管理规范(试行)》、《上海电网虚拟电厂接入技术要求(试行)》、《上海市虚拟电厂入网测试认证方案(试行)》、《上海市虚拟电厂运行效果评估方案(试行)》。
其中《上海市虚拟电厂运行效果评估方案(试行)》提到,虚拟电厂运行效果指虚拟电厂跟踪响应电力系统调节指令的能力,可通过调节功率、调节电量、有效调节持续时间、调节速率、调节偏差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本方案以需求响应(开关型)场景为主,规定了虚拟电厂运行效果评估的评估流程、基线计算、评估指标及评估结果等内容。需求响应(阶梯型、曲线型)、辅助服务及电能量市场交易参照执行。
虚拟电厂运行效果评估流程如下:
1.调节前,计算虚拟电厂聚合用户(即接入虚拟电厂且具有独立户号的用户单元,以下简称“聚合用户”)基线负荷。
2.调节期间,监测聚合用户的实际负荷。
3.调节后,根据聚合用户基线负荷和实际负荷,计算虚拟电厂调节功率等运行效果指标,并给出评估结果。
测算聚合用户的调节功率、调节电量,作为其参与市场交易的费用结算依据。
详情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