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此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发布是对三中全会有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具体落实,该规划蓝皮书提纲挈领,是对我国全国统

首页 > 配售电 > 电力交易 > 评论 > 正文

从新能源入市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发展规划

2024-12-02 08:22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 高赐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此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发布是对三中全会有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具体落实,该规划蓝皮书提纲挈领,是对我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未来发展的顶层规划,同时也明确了发展规划的总体路线图。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高赐威)

《蓝皮书》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指导原则,提出了三个阶段发展的路线图,并明确了当前着重需要开展的工作,在规划的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挑战,第二部分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进行了三阶段规划,第四部分明确了近中期的重点任务。《蓝皮书》既提出了远景目标也制定了近景方案,有目标有实施路线,对我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力能源,新能源的间歇性、随机性对于电力供需实时平衡是物理层面的巨大挑战;二是电力市场建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还原电能的商品属性,打破省间壁垒,实现电能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这对我国传统电力体制所形成的利益格局是经济层面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的新能源大量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在更大范围消纳新能源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所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消纳新能源,或者说新能源入市也是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方面。

首先,从现状来看,现货市场基于边际成本竞争,新能源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广东、山东、山西、甘肃等省已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跨省跨区市场和省(区、市)/ 区域市场协同运作的电力市场体系,虽然协同运行仍需进一步加强,但是初步具备了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流动的可能性,《蓝皮书》中也指出“各省(区、市)/ 区域市场的市场框架、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平台建设、服务管理标准均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易壁垒,部分地区存在以行政手段不当干预市场的问题。受新能源快速发展和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跨省跨区交易在交易价格、送受电曲线等方面存在成交困难的情况。”

第二,从规划来看,分成三个阶段明确了新能源消纳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

在初步建成期(2024-2025年),明确了有序推动新能源进入市场的方式和路径,包括完善新能源保障性收购与市场化交易相结合的消纳模式,探索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的合理收益保障机制。特别突出强调了沙戈荒大基地、分布式电源参与市场的合理机制。更值得一提的是还需要着力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制度在用户侧的落实,以及进一步实施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引导各方合理承担新能源消纳责任及成本。

在全面建成期(2026-2029),明确了将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关键在“全面”二字上。在该阶段保障新能源合理收益的政策机制将得到有效实施,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和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将得到全面落实,全面建立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体系,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在绿证方面,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绿证价格能够更好体现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实现社会各方共同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

在完善提升期(2030-2035)创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交易品种和市场机制,保障新能源合理收益、体现新能源环境属性等相关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场景下的电力市场高效稳定运行。

第三,从近中期的重点任务来看,就新能源消纳方面,《蓝皮书》提出发挥区域电力市场余缺互济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发挥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大范围优化配置作用,特别是畅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内蒙古电网经营范围内的电力交易,推动省际跨经营区常态化市场交易,对于实现新能源的跨省跨区配置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蓝皮书》专门阐述了构建适应绿色低碳转型市场机制方面的三大举措:

首先是推动清洁能源有序参与市场,其中落实用户侧主体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消纳配额制主要在省域层面进行分配,但是现实中并未落实到具体的电力用户,如果形成用户侧主体的消纳责任,则对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在用户层面真正形成,以及绿电绿证交易的大规模推广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明确了“2025 年前,新能源市场化消纳占比超过 50%;2029 年前,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这也意味着到2029年分布式新能源也要以市场化方式消纳,除了分布式发电聚合参与绿电以外,也意味着需要突破分布式交易的推广应用难题。

二是针对大型风光基地参与市场的方式,大型风光基地外送是目前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地能源消纳的主要方式,关系到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的全局。因此,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跨省跨区新能源交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通过规范省间送电长期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与此同时通过省间年度、月度交易满足受端省购电需求。推动大基地富余电力通过省间、省内电力市场灵活开展多种交易。另一方面,省间绿电交易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交易买卖范围,促进供需平衡,实现发电企业与跨省区用户直接签订绿色电力交易合同,促进绿电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三是针对绿证核发和交易机制。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需要通过绿证及绿证市场来体现,因此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提升绿证交易流通性的交易机制,并完善绿证标记信息,可以形成完整的绿色电力消费标准体系。

《蓝皮书》的发布,从国家层面首次全面阐述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线,电力能源商品将从省域到区域到全国层面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行,最终实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新能源的市场化消纳一方面要克服物理平衡困难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目标,相信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实现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市场化运行目标。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供职于东南大学电力经济技术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