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到2024年,锂电材料企业经历了近两年的周期性洗礼。
过去两年,可以看到,产能退坡,上下游产业链重构带动利润重新分配成为行业的主要变化。在此期间,锂电材料企业利润大退坡。根据主要锂电材料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利润下降了60%,从2023年前三季度到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下降70%。
利润承压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下游客户强烈的降本诉求带来材料价格下压;另一方面则是材料企业产能肃清过程中爆发的价格战,进一步倒逼材料价格低点。也因此,稳订单、稳毛利,同时探寻行业增长的新路径成为锂电材料企业的共同出发点。
新的产业环境带来新的产业生态,而新的产业生态孕育新的革新机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三元、铁锂技术进化分叉,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而这些都将变成材料企业的“隐形战场”,影响未来材料企业的市场格局。
梳理过去近一年的产业变化,国内锂电材料企业正通过一系列新举措迎接这场“变局”。
1、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固态电池已经成为全产业链押注的技术高地。下游车企和电池厂商纷纷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而作为最关键的材料环节,从正负极,到电解质企业也加快技术突破。
巴斯夫杉杉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并完成中试生产;新宙邦对固态电池保持较高研发投入,目前已有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体系的固态电解质产品,公司旗下新源邦固态电解质已在多家客户实现产品导入和销售;今年9月宜宾锂宝方面表示,已经超前布局固态电池及匹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研发,正围绕高离子电导固态电解质和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正极材料进行技术创新;今年5月,蓝廷新能源与东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
除了技术领域的突破,部分固态电池材料企业正加快推进项目的投产落地,如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于今年10月正式开工。
2、布局高性能产品提升附加值
降本增效是锂电材料企业应对行业下行的重要手段,不过在行业产能分化的背景下,要增厚企业利润,锂电材料企业还需要构建高端产能、高性能产品,从而提升附加值,改善企业利润。
今年4月,诺德股份湖北黄石高端电解铜箔项目正式投产,期间诺德股份也发布了3.5微米锂电铜箔集流体、多空铜箔集流体、复合铜箔集流体;德福科技铜箔产品实现从6微米到5微米、4.5微米,针对高硅电池,德福科技也开发出了抗拉强度>650MPa的6微米锂电铜箔;金美新材料在6-8微米复合集流体实现装车,今年推进4-5微米新产品。
3、聚焦新兴场景应用
近年来,终端应用市场不断更新,低空经济、3C消费、储能、电动商用车等领域应用快速发展,使得材料企业看到新的市场增长点。
德福科技表示,公司消费类电池箔材实现量产出货,对应多个折叠手机机型及高待机性能锂电池;盟固利针对客车电动化需求,开发新一代高功率快充电池,并将产品细分为重卡版和矿卡版。
4、出海步伐稳中有进
锂电出海已经成为行业的趋势,尽管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壁垒的构建,出海风险有所提高。但从市场潜力来看,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仍有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空间。在国内市场渐入存量竞争的情形下,打破内卷、寻找海外新增长点已是行业共识。
今年5月,新宙邦公告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设电池化学品项目,项目总金额约3.5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此外新宙邦拓展多位海外客户,与欧洲知名电池厂签订电解液供应协议;格林美今年9月公告,与韩厂ECOPRO达成在印尼建设“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战略合作体,提升前驱体、正极材料等领域竞争力;英联复合集流体目前已建成3条日本爱发复合铝箔产线,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英联复合集流体进一步与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容百科技则在出海韩国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其子公司JS欧洲完成对波兰JM公司的资产收购与交割。
原标题:毛利、订单承压 锂电材料龙头共探产业增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