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年,“鸭子曲线”渐成新常态。据相关媒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调整分时电价政策。从最新的分时电价看,江苏、湖南、山东、山西、宁夏、安徽等多地每天15:00至21:00,特别是18:00至20:00,为负荷高峰时段,而传统的午间高峰已变为低谷。
近年来,随着光伏应用规模的迅速扩大,电力供应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光伏装机大省,白天的电力供应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但日落之后,电力保供的压力正在成倍增加。这不仅影响着本地电力供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跨省跨区送受电。由于光伏特有的“同时率”,如果送受双方光伏电量均具规模,那么送受双方在午间的供给和需求就容易出现错配,在受端省份最需要电力输入的晚间,送端却爱莫能助。
谁来满足晚间需求,是“十五五”电力规划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2024年夏季,无论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还是我国江苏等地,新型储能都派上了用场。江苏在缺乏支撑性电源投产、华东区域电力供应总体偏紧、互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紧急上马了4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这批项目全部响应电网调用,发挥了应急顶峰作用。
尽管新型储能原料和制造成本已大幅下降,但大规模应用仍将给所在地区带来较大的电价疏导压力。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早前披露的信息,多地虽动态调整分时电价,但峰谷价差同比呈下降趋势,2024年前8个月,32个地区最大峰谷价差的总体平均值为0.6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6.7%;现货市场均价也普遍下降,辅助服务市场中储能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新型储能的生存仍有赖于容量租赁收入。
为破解晚高峰难题,储能堪当多大作用,哪种新能源发展应该提速,哪种应该减速以及各种电源如何配比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近日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提到,煤电与新能源互补是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支撑。根据国家电网调度中心披露的数据,每天为了应对晚高峰,煤电提供了近3亿容量的调节性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其仍将作为重要支撑。
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党委书记欧阳昌裕此前在文章中提到,当前光伏发电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参与平衡能力为0,新增风光装机比重约为1:4,按此趋势发展,午间消纳问题难以解决。
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作为另一种新能源,相对光伏在日内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兼顾“双碳”目标和电力供应保障,我国未来发展新能源应注重提高风电比例。不过,风电同样需要“帮手”,风电加上水电,再配以一定量的火电等,才更有利于实现电力电量平衡。
欧阳昌裕在上述文章中指出,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必要加强对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性研究,重点加强以地区间产业转移协同推进新能源生产布局优化。“十五五”是新能源相关产业规划布局的关键窗口期,需要把握时间窗口,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相关配套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