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作者:头条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电力行业更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行、领跑的巨大转变,走过了从“用上电”到“用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报道 > 正文

致敬!中国电力领域院士、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获得者

2024-10-11 11:28 来源:电网头条 作者: 头条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微信公众号“ 电网头条” 作者: 头条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电力行业更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行、领跑的巨大转变,走过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辉煌历程。

此间辉煌,皆因有一群电力科技的筑梦者,他们以国为怀,以民为本,以无畏之姿挑战科技之巅,以卓越之绩铸就时代荣光,让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拔地而起。

值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之际,让我们心怀敬意,共同回顾那些在能源电力领域砥砺前行、硕果累累的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

两院院士

科技巨擘 功勋卓越

01

中国科学院院士

章名涛(1907~1985)

章名涛,电机工程学家,浙江鄞县人。1927年获英国纽加索大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他参与制订全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一直从事电机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毛鹤年(1911~1988)

毛鹤年,电力工程学家,北京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3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电力工业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他长期担任国家电力工业技术领导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士高(1908~1990)

徐士高,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景德(1922~1996)

高景德,电工专家,陕西佳县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56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电机和电力系统分析和控制的研究,发展和深化了电机理论和方法。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舜年(1910~2004)

丁舜年,电机工程学家,生于江苏泰兴。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电子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名誉院长、高级工程师(一级工程师)。他对我国电机、电器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家铮(1927~2012)

潘家铮,土木工程学家,生于浙江绍兴。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他一直从事水力发电建设工作。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1936~2022)

卢强,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生于安徽无为。他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和非线性最优控制学科体系的研究工作。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祯祥(1930~2024)

韩祯祥,电工、电力系统专家,生于浙江杭州。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

严陆光,电工学家,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1935年7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

周孝信,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研究。1940年4月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建中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1940年3月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文铨

陶文铨,工程热物理学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

王锡凡,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红光

金红光,工程热物理学家,长期从事热力学和能源动力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1957年5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维江

陈维江,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1958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雅玲

何雅玲,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研究。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市。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和2002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烈锦

郭烈锦,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研究。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9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欧阳明高,汽车动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1958年10月生于湖北天门县。198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1984年于大连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丹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秋良

王秋良,强电磁工程与技术专家,长期致力于强电磁装备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发研究。1965年8月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宜灿

吴宜灿,核能与核安全专家,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1964年生于安徽安庆市。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培学

姜培学,工程热物理专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领域中极端条件下热质传递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1964年9月生于山东烟台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02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孙才新(1944~2011)

孙才新,高电压工程(高电压与绝缘及故障诊断技术)专家,生于重庆市垫江县,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访问研究。曾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重庆大学副校长、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家铮(1927~2012)

潘家铮,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他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1990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维燕(1929~2018)

梁维燕,电站设备专家。1951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制造技术科,曾任科长、总工艺师、总工程师、副厂长,后调任哈电集团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洪德(1942~2020)

蒋洪德,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湖南长沙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守仁(1940~2020)

郑守仁,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安徽颍上人。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工专业。1994年至2017年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兼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局长。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正英(1923~2022)

钱正英,水利水电专家,生于上海。1942年从上海大同大学肄业。1944年在淮北解放区正式投身水利事业。1952~1988年,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部长、水利部部长。参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海河等江河流域的整治规划。在治理淮河及密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中,处理了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裕琨(1933~2023)

秦裕琨,洁净煤技术领域专家,生于上海。他主要从事煤炭高效燃烧发电、燃煤污染物控制、煤炭高值利用研究。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锅炉制造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奇逊

杨奇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主要从事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1937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2年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槱生

汪槱生,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1928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建超

郑建超,高电压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高电压测试、防雷和高电压绝缘技术的研究。1939年10月出生于广西南宁市。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研究生部。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杨裕生,核试验技术、电化学专家,主要从事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发展技术路线研究。1932年10月出生于江苏如皋。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

岑可法,工程热物理、能源环境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等方面的研究。1935年1月出生于广东佛山市。1962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获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英铎

韩英铎,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研究。1938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分别于1962年和1965年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1986年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电力系统研究所获工程科学博士(Dr.-Ing)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胜

薛禹胜,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性量化理论、大电网停电防御系统、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等方面的研究。1941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87年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厚群

陈厚群,水工结构抗震专家,主要从事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研究。193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芳权

饶芳权,电机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和技术管理研究。1934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垣

潘垣,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磁约束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强磁场与脉冲功率、高压与电器研究。1933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先后在武汉大学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系学习,1955年毕业。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勇传

张勇传,水电能源专家,从事水资源发展规划、运筹调度、水情信息和数字流域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935年3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市,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大懋

徐大懋,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热力涡轮机和热能工程的设计与研究。1935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其励

黄其励,热能动力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研究。1941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196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热能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

陈清泉,电动汽车、电力驱动和智慧能源学专家,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力驱动、智慧能源、四网四流融合领域研究。1937年1月出生于印尼马吉朗市。1957年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毕业,195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班进修,1982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英国洛夫堡大学荣誉技术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

倪维斗,动力机械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热能动力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研究。193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爱慈

邱爱慈,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主要从事高功率脉冲技术与放电等离子体、强流脉冲加速器研究。1941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洪琪

马洪琪,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高坝建设、地下工程及高坝通航研究。194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任远

唐任远,电气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稀土永磁电机研究。1931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佑楣

陆佑楣,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1934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

叶奇蓁,核电专家,主要从事核电和反应堆工程研究。1934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

雷清泉,工程电介质理论材料与应用专家,主要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1938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市。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系。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贻鑫

余贻鑫,电力系统仿真和规划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城市电网规划和智能电网的研究。1936年11月出生于北京密云县。1963年天津大学动力系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

闻雪友,燃气轮机专家,主要从事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的设计与应用研究,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立浧

李立浧,电网工程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电网技术研究和电网工程建设。1941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苏万华

苏万华,内燃动力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内燃机燃烧与控制研究。1941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1968年研究生毕业。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03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

沈国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保护控制及智能电力装备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1949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82年毕业于水利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

彭苏萍,地球物理勘察和燃料电池专家,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察和燃料电池技术研究。1959年6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岳光溪

岳光溪,热能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清洁煤技术研究。1945年10月出生于北京市。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与农机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登华

钟登华,水利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水利工程仿真与智能建设理论与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1963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宪庚

赵宪庚,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凝聚态和核物理研究。195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忻县。1991年毕业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成

李建成,大地测量专家,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场领域研究。1964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199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剑波

郭剑波,电力系统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控制、FACTS技术等领域的研究。1960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毕业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

刘吉臻,发电厂控制工程专家,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和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研究。1951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岚县。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发电厂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安

罗安,电能变换与控制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及其系统控制领域的研究。1957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凌文

凌文,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主要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大型能源工程管理研究。1963年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广福

汤广福,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专家,主要从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柔性交直流输电及其应用研究。1966年8月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舒印彪

舒印彪,输变电工程与电力系统规划专家,主要从事电网运行与电力系统规划、超/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以及能源电力国际标准研究。1958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涿州市。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专业,2007年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宏

饶宏,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直流输电重大工程与交直流电网运行领域的系统研究、设计和建设工作研究。1961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成山

王成山,电力系统专家,主要从事智能配电系统研究。1962年11月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翔

高翔,环境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减污降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1968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唯临

许唯临,水力学专家,主要从事高坝水力学研究。1963年10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91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宗亮

张宗亮,水工结构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高坝工程、水网工程和数字工程研究。1963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200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吕俊复

吕俊复,热能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锅炉技术研究。1967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勇平

杨勇平,热能动力工程专家,主要从事清洁高效燃煤发电研究。1967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获得者

勤奋耕耘 名扬海外

顾毓琇电机工程奖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联合设立,旨在纪念顾毓琇先生并表彰在电力、电机、电力系统工程及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专业人士。

顾毓琇(1902~2002)

顾毓琇先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提出了“顾氏变数”理论,与美国科学家维纳等人开创了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体系。1972年,国际电机工程学会(IEEE)授予顾毓琇先生“兰姆”金质奖章。1999年,他获得国际电路及系统学会50周年纪念金奖。

顾毓琇先生,出生于江苏无锡,14岁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被选派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该校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29年学成回国后担任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并创办《电工》杂志。1934年10月14日,他与一批从事电机工程科技、教育事业的爱国人士在上海市八仙桥新青年会成立了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顾毓琇先生曾任会长。

历届获奖者

贺家李  2010 AWARD WINNER

天津大学贺家李教授,1925年6月出生于陕西西安。1948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电机系,1961年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继电保护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历任天津大学电力及自动化系副主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研究所所长,是我国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电机工程教育奠基人之一。为表彰他为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授予2010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楼家法  2011 AWARD WINNER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楼家法先生,1926年出生,浙江诸暨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西安高压开关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和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总工程师等。他长期从事输电设备研究事业,是中国断路器设计领域杰出的领导者和技术权威。为表彰他在中国高压开关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重要先驱作用,授予2011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于尔铿  2012 AWARD WINNER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于尔铿教授,1938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1962年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科研工作,并作出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贡献。为表彰他在经济调度、状态估计、能量管理系统等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授予2012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王祥珩  2013 AWARD WINNER

清华大学王祥珩教授,1940年出生,安徽淮南人。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86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电机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电机理论,电气传动和控制,电机故障分析及保护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为表彰他在交流电机动态分析领域学术研究及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授予2013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马伟明  2014 AWARD WINNER

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1960年出生,江苏扬中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现任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他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电、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表彰他在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和机电能量转换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2014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张伯明  2015 AWARD WINNER

清华大学张伯明教授,1948年出生,197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8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电机系发电教研室主任,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和调度自动化科研。为表彰他在中国电力系统控制中心能量管理系统研发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授予2015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孙光辉  2016 AWARD WINNER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公司孙光辉先生,1938年出生,山东潍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统专业。先后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所、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2001年起任南京南瑞继保电气公司技术顾问。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出中国首套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电力系统第二、第三道防线的全套设备,极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为表彰他在中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授予2016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陈德树  2017 AWARD WINNER

华中科技大学陈德树教授,1930年出生于广东。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电机系,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电力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和安全控制新原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自适应式距离保护、母线保护等,并主持研制保护装置。为表彰他在电力系统自适应保护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和教学成就,授予2017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危师让 2018 AWARD WINNER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危师让先生,1940年出生于江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他长期从事大型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常规联合循环、IGCC等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为表彰他在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特别是先进凝汽器胶球清洗技术、老旧机组改造、煤气化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流程设计和优化方面的杰出贡献,授予2018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葛耀中  2019 AWARD WINNER

西安交通大学葛耀中教授,1929年出生于辽宁铁岭,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葛耀中教授为继电保护基本理论、实现方法及保护性能提出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阐述微机保护的优势与发展趋势,推动了微机继电保护发展,开展了自适应继电保护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研究;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别的概念,开辟了自适应重合闸研究领域;提出了反应正序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倡导并推进了行波故障定位与保护的研究工作。为表彰他在故障分析和电力系统保护方面的杰出贡献,授予2019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陈陈  2020 AWARD WINNER

上海交通大学陈陈教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负责人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开创性地运用多变量频域法研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并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用模型研究、电力系统串联补偿和次同步振荡研究、电力系统动态分析和建模、大型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以及大型汽轮发电机机网耦合和次同步振荡的分析、抑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表彰她在中国励磁系统标准化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和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面的贡献,授予2020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贺仁睦  2021 AWARD WINNER

华北电力大学贺仁睦教授,1944年2月出生。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稳定性分析工作,在电力负荷建模技术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贺仁睦是中国电力负荷模型的领导者,从1980年开始研究基于量测的负荷建模,推动了基于量测的负荷模型在我国电力领域的应用。贺仁睦教授积极推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强烈建议电网公司重视动态负荷模型,将基于测量的负荷模型纳入时域仿真程序,大大提高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了表彰她在基于测量的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中的贡献,授予2021年顾毓琇电机工程奖。

吴维韩  2022 AWARD WINNER

清华大学吴维韩教授,1931年出生于浙江。1953年起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作,1983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电工研究所所长、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吴维韩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过电压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电磁暂态数值分析、过电压防护和绝缘配合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研究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数值计算方法的学者之一,尤其是在电缆和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建模、冲击电晕特性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为了表彰他在电磁暂态数值计算和电力系统防雷保护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授予2022年顾毓秀电机工程奖。

陈慈萱  2023 AWARD WINNER

武汉大学陈慈萱教授。1933年出生,上海人。陈慈萱是我国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和过电压保护的开拓者之一,在交直流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基础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基础理论、接地系统数值计算方法、避雷器保护装置研制以及电气工程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她在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和过电压保护,以及电机工程教育方面的重要贡献,授予2023年顾毓秀电机工程奖。

曾南超  2024 AWARD WINNER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南超先生,1941年出生,四川自贡人。他长期从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究及工程建设工作。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分委会直流输电技术专委会秘书长、电力部高压直流输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网建设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直流输电技术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能源行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等职务。为了表彰他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别是控制保护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对推动中国高压直流输电发展的重要贡献,授予2024年顾毓秀电机工程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一代代电力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得以涵育发展、发扬光大。这一精神引领着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汲取奋进力量,让科学家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原标题:致敬!中国电力领域院士、顾毓琇电机工程奖获得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