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首页 > 储能 > 储能电池 > 锂电池 > 报道 > 正文

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度电成本≤0.2元/kWh!内蒙古储能专项“揭榜挂帅”开启申报

2025-04-09 08:47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

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80Wh/kg,循环寿命≥10000 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持续放电;电池内没有流动相,且120℃真空条件下保持6小时失重率小于1%。研制MW级储能电池系统,并完成容量不小于5MWh、单次储能时长≥4小时的储能系统示范应用;不含变压器的条件下,储能系统综合能量效率≥90%,环境温度-30℃时储能系统能量保持率≥80%;储能系统等效度电成本≤0.2元/千瓦时(不含充电电费成本)。

研发镍氢气电池,原材料可回收,循环寿命超过30000次(25℃,80%SOC,0.5C倍率充放电),容量保持率不低于95%,能量效率衰减小于7%;-20℃~5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具备0.5C~10C的充放电能力;支持100%深度放电。

研制构网型变流器及控制装置,单机容量不小于2.5MW,扰动时功率响应启动时间不大于5ms,5%电压阶跃响应时间不大于50ms,满功率有功、无功阶跃响应调节时间不大于500ms,具备1.1倍长期、1.2倍不小于10min、3倍不小于10s过流能力,可在短路电流比SCR小于1.2时稳定运行;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

各盟(市)科技局,满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实施好科技“突围”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根据《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多点“突围”攻坚机制的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自治区科技厅牵头组织实施2025年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现发布“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技术榜单,并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揭榜条件

1.揭榜方应针对榜单要求提出具体解决关键技术的实施方案,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方应确定1名领军型科研人员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牵头制定实施方案和适合专项特点的管理工作方案,并负责协调组织揭榜项目的顺利实施。实施方案中应提出成果转化需要的支持政策,注明成果转化的具体园区,注明与科技招商的关系,拟建立的概念验证平台及初步设想。

2.揭榜项目主要考核指标应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等标志性成果的研发、转化及示范应用。以论文发表作为主要研发目标的项目不属于本次申报范围。

3.牵头揭榜单位应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注册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应处于行业领军或骨干地位(新引进企业可放宽条件),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应有完善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相关制度须在申报时提供附件)。

4.牵头企业需生产和经营情况良好,并提供近3年(2022年、2023年、2024年)报送税务局的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成立不足2年的,需提供成立以来的财务报表。

5.牵头企业应联合区内外相关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机构共同申报,自治区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不低于60%,每个项目至少须联合1家自治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攻关。每个项目可下设课题,区外团队牵头的课题,必须有区内人才团队参与,鼓励区内青年人才参与攻关。

6.牵头单位、联合承担单位须实行专账管理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牵头单位应按月报告经费支出进度。揭榜方须提供的配套经费与财政科技资金比例不低于2:1,申报时须签署企业资金匹配承诺书,并严格按照项目实际需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

7.实施方案应明确里程碑节点和重大标志性成果,揭榜项目中期考核和验收评价以里程碑节点和重大标志性成果考核为主,结合采取行业部门满意测评度和专家测评等方式开展。

8.项目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1965年4月8日以后出生),项目负责人(两院院士除外)将在项目实施期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应由项目申报单位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如聘用非本单位在职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须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材料作为申报材料一并提交。“揭榜挂帅”项目负责人不在限项范围内,已承担科技“突围”工程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9.同一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部门申报,同一项目只能申报一次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不得通过变换项目名称等方式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10.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课题负责人应遵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项目负责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

11.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人员应遵守科技伦理准则。拟开展的科技活动应进行科技伦理风险评估,涉及科技部《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国科发监〔2023〕167号)第二条所列范围科技活动的,应按要求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并提供相应的科技伦理审查批准材料。

12.申报单位应提供保障项目示范落地相关佐证材料(如新能源指标保障等),或归口管理单位出具项目示范落地承诺书。

13.其他要求详见榜单(附件1)。

二、揭榜流程

1.揭榜申报。请揭榜方于2025年5月18日前(建议提前注册)登录通过蒙科聚平台填写《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方案》;5月24日前,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推荐至科技厅。

2.遴选评审。申报截止后自治区科技厅将组织专家对揭榜方的资质条件、揭榜实施方案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遴选确定揭榜方。对于面向不同技术路线的可采取“赛马制”的方式支持多支研发团队平行攻关。

3.揭榜公告。自治区科技厅向全社会公示揭榜情况。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签订任务书。

附件1

2025年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

一、电加热熔盐系统优化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1.研究内容

研究电加热熔盐系统优化调控技术,构建电加热熔盐系统能流耦合仿真模型,提出考虑多能动态差异的电加热熔盐系统安全预警方法,在提升电加热熔盐系统调节灵活性和响应速度的同时,实现与典型行业相融合的电加热熔盐系统优化运行。

2.考核指标

(1)考虑多能动态差异的电加热熔盐系统梯级安全预警方法,覆盖腐蚀漏点、运行温度、电网互动等三个及以上维度。

(2)支持与电网互动的电加热熔盐调控系统,包含系统安全预警、优化运行和集群调控等功能。

(3)典型行业电加热熔盐系统示范应用,应用于高温热水供暖、高温蒸汽采油或火电灵活性改造等典型场景,应用电加热熔盐系统规模不低于10MW,提供高温蒸汽的温度不低于200℃、压强高于1.5MPa。

(4)10MW级熔盐电加热阵列样机一套;响应时间≤150毫秒、加热器电源谐波≤2%、每秒爬坡增加量大于额定功率的20%;熔盐出口温度波动<额定设计出口温度值的2.5%;电加热器电热转化效率>97%;局部温度不超过熔盐分解温度;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168小时。

3.实施周期:3年。

4.拟支持资金额度:预计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

二、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

1.研究内容

研究高离子电导和高稳定性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高稳定、长循环、低成本的固态复合正极及量产工艺;开发本质安全、长寿命、宽温区的储能型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芯及其制造工艺;固态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失效分析及安全风险研究与管控;适应宽温域的高可靠性储能电池系统及其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

2.考核指标

(1)研发出高安全长寿命固态储能锂电池;开发出固态储能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芯制造工艺、储能系统;实现在大规模储能、分布式储能或工商业储能等领域的应用验证。

(2)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常温(25℃)离子导电率≥1mS/cm,电化学窗口≥4.6V。

(3)电池单体能量密度≥180Wh/kg,循环寿命≥10000 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持续放电;电池内没有流动相,且120℃真空条件下保持6小时失重率小于1%。

(4)电池单体针刺、短路、过充、挤压、跌落等安全测试不起火不爆炸;无隔热措施条件下,模组不发生热失控扩散,相邻电芯不起火、不爆炸;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GB/T36276、GB44240)。

(5)研制MW级储能电池系统,并完成容量不小于5MWh、单次储能时长≥4小时的储能系统示范应用;不含变压器的条件下,储能系统综合能量效率≥90%,环境温度-30℃时储能系统能量保持率≥80%;储能系统等效度电成本≤0.2元/千瓦时(不含充电电费成本)。

3.实施周期:3年。

4.拟支持资金额度:预计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

三、宽温域长寿命新型镍氢气电池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1.研究内容

研发新一代轻量化新型镍氢气电池,使用原材料可回收且对环境无污染;筛选可与玄武岩纤维复合的基底材料,设计制备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外包覆壳体材料;优化升级高精度缠绕工艺,使整个电池结构更加紧固和轻便;探索一种满足3D多孔结构且可规模化制备的低成本泡沫金属;开发集装箱级别的新型镍氢气电池组热模型,研发热管理系统、设计电池组工艺,延长电池及配套系统服役期限;研发新型镍氢气电池3S(EMS、BMS、PCS)融合系统,实现电池能量调度、运行状态监测与管理控制的集成;研究新型镍氢气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完成MW级新型镍氢气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2.考核指标

(1)研发镍氢气电池,原材料可回收,循环寿命超过30000次(25℃,80%SOC,0.5C倍率充放电),容量保持率不低于95%,能量效率衰减小于7%;-20℃~5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具备0.5C~10C的充放电能力;支持100%深度放电。

(2)研发制备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新型镍氢气电池外包覆壳体,具备耐碱腐蚀性、耐高低温(-50℃~200℃)、耐高压(≥10MPa)等特点,拉伸强度不低于1000MPa,复合材料密度不大于2.1g/cm³,壳体表面巴氏硬度不低于70,壳体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研发至少一种泡沫金属电极材料,成本较泡沫镍降低至少10%。

(3)开发集装箱级电池组热管理方法,控制电池温差在4℃以内;形成一套低成本的具备高堆叠、高抗震性,且具备量产能力的简易新型镍氢气电池组工艺。

(4)提出新型镍氢气电池关键状态参数的评估模型和测试评价方法,形成镍氢气电池标准至少3项;建成MW级新型镍氢气电池储能系统示范项目(0.5C,4h以上),系统充放电效率大于90%。

3.实施周期:3年。

4.拟支持资金额度:预计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

四、新能源基地大容量构网设备及控制装置研发与示范

1.研究内容

针对大型新能源基地,分析不同电网强度及多运行场景下构网变流器的惯量、频率、电压稳定特性,研究面向电网强度及多目标的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与选址定容方法;研发新能源基地多场景自适应大功率构网型变流器,挖掘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主动支撑电网能力,研究储能系统多场景多工况自适应构网与快速电压恢复控制技术;研发能够适应新能源基地多场景的自适应控制装置,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短路容量不足、转动惯量缺失以及秒级自恢复供电等难题;研究多机构网型系统的稳定分析方法与协调控制,研发电网强度自适应的跟构网混联系统的平滑切换与协调控制技术;研发满足新能源基地需求的自适应构网协调控制和场站调控优化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

2.考核指标

(1)提出构网型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与选址定容方法,兼顾经济性、电网支撑需求、新能源送出能力提升需求,并开展实用验证。

(2)完成新能源大基地应用需求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机电暂态建模,形成构网型储能接入系统多元协调控制策略。

(3)研制构网型变流器及控制装置,单机容量不小于2.5MW,扰动时功率响应启动时间不大于5ms,5%电压阶跃响应时间不大于50ms,满功率有功、无功阶跃响应调节时间不大于500ms,具备1.1倍长期、1.2倍不小于10min、3倍不小于10s过流能力,可在短路电流比SCR小于1.2时稳定运行;提出大功率构网型变流器的并网性能测试规范,通过构网型设备并网测试。

(4)研制新能源基地场站级暂态无功协同控制装置并进行应用示范,系统通信链路时延不大于10ms,无功协同控制装置可满足不少于60个控制单元接入。

3.实施周期:3年。

4.拟支持资金额度:预计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

五、规模化用户侧资源参与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1.研究内容

研究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用户侧柔性负荷动态聚合和调控潜力的评估方法;研究包含需求侧多元柔性负荷与电网协同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需求侧柔性负荷参与市场的运行模式及市场机制;研发规模化用户侧资源深度协同控制示范应用平台。

2.考核指标

(1)聚合平台接入的协同负荷资源类型不少于5种,其中至少需包含清洁供热、农业灌溉、冶金等内蒙古地区典型负荷资源之一,对规模性柔性负荷资源的灵活调控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内容至少包含4类灵活性指标(上下可调功率、爬坡速率、可持续时间等),柔性负荷资源的可调节能力日前预测误差≤8%。

(2)研制柔性负荷实时控制终端,控制误差≤3%,有功调节速率>100MW/s。

(3)完成负荷侧参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技术规范3项。

(4)研发涵盖聚合平台、控制终端及实时数字仿真的联合实验平台一套,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30%的场景;可实现柔性负荷资源自然峰谷差降低10%,交易决策时间不超过5分钟,交易品种不少于2种;研发需求侧柔性负荷协同控制平台并示范应用,示范工程能够支撑的电网互动场景至少包含频率支撑、二次调频、辅助调峰三类,柔性负荷提供的调峰能力占所接入总负荷容量大于20%,调峰可持续时间大于2小时。

3.实施周期:3年。

4.拟支持资金额度:预计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500万元,需要企业自筹不低于1000万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